科技項目疑難解答
如有申報意向或了解更多申報內容微信或電話(18715034835)免費咨詢: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科技成果評價、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
一、研究項目申報和立項評審工作按照國家知識產權局課題研究有關管理規定和申報指南有關要求進行。研究項目申報類型包括軟科學研究項目和專利專項研究項目兩類,相關要求參見項目申報指南。
二、各市局要廣泛發動本地區研究機構、院校、社會團體、行業協會等,根據項目申報指南的重點方向,積極選題申報。
三、申報材料應通過各市局統一匯總報送,未經推薦的單位或個人直接報送的材料原則上不予受理。各市局負責匯總、審核和推薦報送本地區的申報材料;?。ú浚俑咝!⒖蒲袡C構可直接報送。
四、申報單位要認真填寫《申請書》和《論證表》,各市局填寫《匯總表》。《申請書》推薦單位一欄留空,《申請書》紙件寄送至省知識產權中心,《申請書》《論證表》《匯總表》電子件發至聯系郵箱,文件名注明“軟科學/專利專項+課題名稱”,電子郵件標題注明“2023年國家知識產權局課題申報-XX市”。
五、為進一步提高研究水平,避免低水平重復研究,請申報單位和申報人就擬申報項目做好已有研究成果的檢索,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性研究,省知識產權中心將組織專家遴選推薦,擇優上報。
六、申報材料請于2023年3月17日前送達,逾期不予受理。
2023年度國家知識產權局軟科學研究項目申報指南
一、申報要求
(一)圍繞項目總體目標,堅持理論研究與應用對策研究相結合,注重針對性和實用性,力求創新性和前瞻性,通過深入分析和調查研究,提出具有參考價值的對策建議。
(二)可以根據本指南提出的重點研究方向,擬定具體題目申報,也可自行選題申報。
(三)可2家單位/部門(不超過2家)共同申報,但須確定一家牽頭單位。牽頭單位需具備獨立法人資格,黨政機關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得作為牽頭單位。
(四)每個申報項目的負責人不超過2人,研究團隊原則上不超過10人(含負責人)。同一負責人只能申報一個項目。在研或尚未結題的國家知識產權局軟科學研究項目負責人原則上不能申報新項目。
(五)申報單位和負責人以往承擔的國家知識產權局軟科學研究項目無不良信用記錄。
(六)項目研究時間期限一般為1年。
二、重點研究內容
(一)基礎理論
知識產權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問題研究
中國特色知識產權制度研究
知識產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
知識產權權益分配作用機理研究
知識產權基礎性法律的路徑選擇研究
(二)制度規則
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研究
人工智能對知識產權制度的影響研究
標準必要專利法規政策研究
實用新型制度改革研究
商標權正當行使問題研究
地理標志統一立法研究
知識產權權利濫用問題研究
技術領域的商業秘密法律保護研究
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的銜接機制研究
(三)工作實踐
1.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研究
重大專利糾紛行政裁決保護機制研究
商標惡意搶注與囤積問題治理研究
地理標志侵權認定及提升保護水平問題研究
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政策工具供給研究
技術對外轉讓中的知識產權安全研究
2.知識產權運用問題研究
知識產權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的政策路徑研究
創新主體高價值專利培育轉化模式研究
專利開放許可實施中的關鍵問題研究
3.知識產權服務問題研究
營商環境評價中的知識產權相關內容研究
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運行機制研究
知識產權服務標準化問題研究
4.知識產權人才問題研究
知識產權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體系化建設及實踐研究
知識產權國際化人才資源開發研究
知識產權人才高地建設的戰略布局與實施策略研究
知識產權服務業從業人員專業能力提升問題研究
5.知識產權國際問題研究
國際知識產權規則變革趨勢及對策研究
知識產權支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路徑研究
當前國際形勢下的中國企業知識產權應對策略研究
2023年度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專項研究項目申報指南
一、申報要求
(一)可單獨或聯合申報,其中聯合申報最多不超過3家單位/部門,且須確定一家牽頭單位。單獨申報單位或聯合申報的牽頭單位需具備獨立法人資格,黨政機關不得作為單獨申報單位或牽頭申報單位。
(二)課題研究人員總人數為10—15人,研究人員原則上應具備5年以上工作經驗或3年以上研究經驗。
(三)申報單位/部門可參考本指南的重點方向,結合研究積累和工作實際,自選角度、自擬題目進行申報。選題要強化問題導向,聚焦關鍵點,緊跟專利事業發展的新進展,體現研究的前瞻性、針對性和實用性。
(四)對于關鍵核心技術專利分析類課題,申報單位/部門應當具備專利分析研究經驗。
(五)項目研究時間為4—8個月。
二、重點方向
(一)專利制度理論與實踐類
1.以保護和激勵創新為目的的法律制度完善研究
(1)適應高質量發展的專利保護客體研究
(2)專利權濫用法律規制研究
(3)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法規重點問題研究
2.專利審查政策和標準研究
(4)芯片、中醫藥、外觀設計等特定領域專利審查政策研究
(5)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審查政策標準完善研究
(6)關鍵技術領域審查標準完善研究
(7)提高專利授權質量相關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
3.專利審查管理機制研究
(8)專利審查全流程運行優化研究
(9)專利審查機制和協作機制優化研究
(10)適應新審查模式的質量管理完善研究
(11)一流專利審查機構指標評價研究
4.專利審查綜合保障研究
(12)重點領域檢索規范研究
(13)智能檢索系統和審查系統應用研究
(14)專利文獻信息服務與傳播利用研究
(15)專利審查國際合作與比較研究
(二)關鍵核心技術專利分析類
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清潔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在全球專利分布現狀、重點技術發展趨勢、保護與運用情況、重點產品等方面開展專利分析研究。
1.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
重點聚焦下一代通信技術、一體化通信網絡、操作系統、專業軟件、先進封裝等。
2.數字經濟領域
重點聚焦高端傳感器、專用算法、AI芯片、AI語言模型、智慧產業等。
3.清潔能源領域
重點可聚焦新型零碳能源、固態電池、燃料電池、核能利用、碳綜合利用和管理、資源循環利用等。
4.新材料領域
重點聚焦關鍵基礎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新型顯示材料等。
5.生物醫藥領域
重點聚焦現代化中醫藥、新型疫苗、臨床優勢突出的化學藥和生物藥、AI制藥等。
6.高端裝備領域
重點聚焦核心基礎零部件、航空航天裝備、關鍵分析儀器、重型燃氣輪機等。
7.其他
除上述方向外,亦可圍繞我國農業現代化領域,例如先進育種技術,以及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開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