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項目疑難解答
長沙市氫能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申報要求(2023-2025年)
什么叫長沙市氫能產業發展行動?以下小編將為大家具體說一說關于長沙市氫能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需要咨詢申報的企業單位可以免費咨詢小編為您解答!
什么叫長沙市氫能產業發展行動?以下小編將為大家具體說一說關于長沙市氫能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需要咨詢申報的企業單位可以免費咨詢小編為您解答!
政策專人免費指導電話:19855109130(可加v)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實施碳達峰碳中和為契機,深入推進能源供給和消費革命,落實“強省會”戰略能源提升工程,堅持自主創新和引進吸收相結合,充分挖掘長沙氫能潛力,大力發展氫能產業,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長沙注入氫動力。
(二)基本原則
1.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積極探索氫能利用的商業化路徑,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激發企業主體活力,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支持和參與氫能項目建設,形成共建共享共管的良好氛圍。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強化部門協作聯動,統籌產業規劃布局與產業政策,重視上下游協同,促進氫能全產業鏈良性發展。
2.創新驅動,示范引領。深入探索氫能創新機制和發展模
式,把握氫能發展趨勢,以自主創新為動力,依托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加快氫能核心技術創新,持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以示范應用為切入點,因地制宜,打造氫燃料重卡示范運營區,推動建設氫能產業示范園,以示范帶動產業全面發展。
3.協同發展,開放合作。立足長株潭都市圈,聯合衡陽、岳陽,建立氫能協同發展機制,推動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產業發展布局。充分挖掘國際國內氫能產業優質資源,加強技術創新交流合作,加快引進龍頭企業、重點項目,不斷發展完善產業鏈條,推動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在更大范圍內擴展氫能領域的交流合作。4.綠色低碳,安全可靠。堅持氫氣生產低碳化,初步建立以可再生能源制氫就近利用為主的氫能供應體系,引導氫能產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健全氫能安全標準和規范體系,增強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強化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與行業、屬地監管責任,堅守安全紅線,筑牢安全防線,保障氫能安全健康發展。
二、發展目標
立足國內國際氫能發展前沿,以技術和產業突破為關鍵,大力營造氫能消費生態,推動氫能在交通、儲能、發電、工業等領域的多元應用,加快長沙氫能產業實現后發趕超,成為具有區域引領力和全國競爭力的重要氫能節點城市。爭取到2025 年,氫能產業培育初見成效,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氫能示
范應用取得明顯效果;到2030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清潔能源制氫及供應體系,氫能產業應用初具規模;到2035年,氫能產業體系形成壯大,構建涵蓋交通、儲能、工業等領域的多元氫能應用生態。
(一)氫能技術率先突破。通過內聯外引,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集中力量鍛造技術長板,在制氫及氫能儲運技術、燃料電池系統、電堆、膜電極和燃料電池重卡整車等氫能產業鏈條核心技術和制造工藝上取得突破。爭取氫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實現重要突破。
(二)氫能產業初具規模。引進培育一批氫能重點企業,對長沙氫能產業鏈條進行補鏈,打造氫能產業示范園區,推進氫能產業集群發展。到2025年,全產業鏈年營業收入達到150 億元,氫能產業及相關企業達到50家以上,到2030年形成5-10 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氫能企業。
(三)氫能應用示范拓展。率先突破物流、環衛、公交、渣土運輸等領域重載氫燃料電池汽車規?;瘧?。探索開展港口、園區和工業領域氫能替換示范應用,到2025年,力爭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量達到300輛,建成加氫站5座。
三、重點任務
(一)大力推進“氧能創新”工程
發揮長沙市科教資源和后發優勢,推動本土氫能科研力量與國內外高水平氫能領域科研院所、機構和企業合作,加速氫能科技創新資源向長沙聚集,積極建設國家級氫能技術創新高
地。
1.積極構建氫能創新體系。依托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建設國家級、省級氫能科學研究實驗室,聯合組建氫能創新聯盟,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支持和鼓勵本土企業創新整體能力提升,加大研發中心建設、研發試驗驗證設施投入,在關鍵技術、集成技術、共性技術等方面形成自主研發創新能力。以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龍頭企業為主體構建氫能產業工程研究中心和裝備創新中心,整合優質創新資源,提升氫能工程化應用和裝備制造水平。
2.著力突破氫能核心技術。集中力量補短板,在氬燃料電池關鍵材料、核心零部件、系統集成技術等領域取得突破。圍繞推動氫能商業化、規?;瘧?,積極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氫、氫氣儲存、運輸、工業替代等領域關鍵技術創新。積極開展氫能技術和產業創新對外合作,引進和消化利用各種創新資源。
3.加快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引領企業積極參與各級氫能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支持氫能企業、科研機構承擔國家級和省級專業標準化委員會相關職責。搭建氫能技術成果轉化與保障平臺,提升氫能創新技術孵化能力和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建立長沙市氫能產業聯盟,牽頭搭建長株潭氫能產業協同發展服務平臺,加強長沙與周邊區域在氫氣供應、氫能示范應用及產業上下游合作等領域的開放合作,引領建設長株潭氫能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
產業。立足氫燃料電池整車產業發展關鍵短板,加快與國內外氫燃料電池頭部企業對接,重點引進氫燃料電池核心材料、關鍵零部件及系統集成等領域優質企業,積極引導氫燃料電池產業項目落戶長沙。
6.建設氫能產業聚集區。支持1-2家有條件的主導產業園區高水平、高標準創建基礎配套設施完善、特色鮮明的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示范園區。優先在長沙經開區打造省級氫能產業樣板園區,后續拓展至發展勢頭好、發展潛力足的其他園區。積極引導氫能產業發展要素在園區聚集,吸引國內外氫能優勢企業到園區設立分支機構、研發基地,完善和延伸氫能特色產業鏈,在項目用地、報建審批、規范管理等方面集中優先安排。
(三)穩步推進“氫基成網”工程
按照"功能集成化、資源集約化、運行商業化"的原則,有序搭建重點氫能基礎設施,打造"儲氫-運氫-加氫"一體化氫能基礎設施體系。
7.加快布局加氫站。編制加氫站建設規劃及管理辦法,鼓勵加氫站與加油站、加氣站和充電站多站合一建設,打造一批示范項目。加快國省干線、高速公路等重點路段加氫站建設,聯合岳陽、株洲等城市共建“城際氫能走廊”,建成湖南第一條“氫能城際交通專線”和“湖南氫能物流網”。
8.完善移動式、分布式氫能儲運體系。加強與國內外氫能儲運龍頭企業合作,加快引進一批高壓氫氣存儲設備、液態氫
(二)強力推進“氫業聚集”工程
聚焦氫能產業發展關鍵環節,強化產業鏈思維,立足氫能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優鏈,優化氫能產業發展環境,加速集聚產業要素,形成氫能產業集聚發展態勢。
4.支持龍頭做大做強。立足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工程機械頭部企業氫能板塊,加快產業強鏈布局,支持積極向氫能拓展的工程機械企業良性發展,構建氫燃料工程機械制造產業園,不斷增強我市在氫能工程機械領域的影響力,到“十四五”末,將長沙打造為國內領先的氫燃料工程機械生產基地。鼓勵研發實力、市場開拓能力較強的新能源裝備企業、新材料企業拓展氫能相關業務,圍繞氫燃料電池工程車項目配套需求,加快推動以商招商,并支持現有汽車零配件企業轉型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配件產品研發、生產,做好整車配套。支持技術成熟、發展前景好、核心競爭力強、成長速度快的相關產業鏈環節企業發展,力爭培育2-3家國內領先的龍頭企業,打造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重點環節和品牌產品。鼓勵氫能創新型企業發展,支持企業爭創“專精特新小巨人”。
5.產業補鏈招大引強。強化氫能產業鏈缺鏈環節項目導入,通過開展示范應用開拓市場空間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并行的方式,引進2-3家鏈主企業落地發展,增強氫能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加大引進氫氣壓縮機、高壓儲氫罐、氬氣加注機等核心裝備生產企業,推動加氫站成套裝備研發生產制造,加快發展高壓氫氣存儲材料與設備、車載儲運裝備等配套
儲運裝備、車載儲運裝備等投入運營。
9.布局可再生能源制氫基地。積極探索光伏、風電、水電等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實現綠氫制造"零"的突破。提升電解水制氫轉換效率,降低綠氫制取成本。合理布局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氫可復制、可推廣的商業應用模式。
(四)加速推進“氫場景”應用工程
積極引導構建氫能應用場景,將氫能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推動氫能與生產、生活、生態融于一體的氫能應用示范城市建設。
10.積極申報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依托長沙氫能物流重卡特色應用場景,聯合株洲、岳陽等氫能產業互補城市共同申報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重點在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空氣壓縮機和氫氣循環系統等領域開展協同發展。
11.積極推廣氫燃料電池工程機械、物流車、公交車示范應用。開展市內公交車示范應用,選擇1條公交車線路設為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示范專線。以工程車和重卡為切入點,推動重點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使用氫燃料電池載貨車,鼓勵氫燃料電池重卡和加氫站配套在園區、港口等典型應用場景中的應用,開通“三一一湘潭”氫燃料電池汽車物流貨運線,實施現代物流業氫燃料電池物流車應用示范。逐步開展氫燃料電池環衛車、工程車等專用車試點應用。
12.創新氫能全方位應用。支持氫能在能源領域的應用,鼓勵主導產業區開展分布式能源、熱電聯供系統、摻氫及供氫管網建設等示范項目并支持氫能在動力領域的應用。進一步細化氫能示范應用場景,在“氫能+醫療”、“氫能+生態農業”、無人機、分布式能源站等領域突出以點帶面、示范引領。探索推動氫燃料電池在住宅、大型商超、園區的日常用電、應急用電等方向的示范應用,建設一批氫能一體化應用示范樓宇。推動氫能在公園、科技館等公共設施的應用體驗,積極開展氫能應用新技術、新模式試點。
(五)積極推進“氨生態”培育工程
強化氫能產業發展政策引導支持,聚焦氫能發展核心要素,積極構建長沙氫能發展的創新生態。
13.加強產業發展統籌。將氫能產業鏈列入全市重點產業鏈發展目標,繪制全市氫能產業鏈圖譜,開展全市氫能產業診斷,評估氫能產業鏈關鍵環節,明確全市氫能產業發展方向與路徑,加快氫能產業布局。
14.強化產業基金引導。落實“強省會”金融及平臺支持政策,充分發揮投資引導基金等政策性基金引導作用,整合財政相關專項資金,加大對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及氫氣儲運經營、氫燃料電池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生產、氫能科技創新平臺創建及核心技術攻關、氫能產業補鏈強鏈項目等的支持。
15.強化產業人才集聚,加強氫能產業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支持氫能高層次人才申報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重點建設
氫能與燃料電池領域的創新團隊,符合條件的氫能產業領軍人才和團隊可享受長沙市人才引進相關政策。創新人才培育方式,引導職業教育體系設立氫能與燃料電池相關專業,通過創新工學結合等方式,培養氫能與燃料電池等專業技工人才。
16.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持續簡化完善制氫、儲氫、加氫站建設及裝備制造項目建設審批程序。對先進氫能產業項目,優先推薦進入省市重點項目計劃。優先安排制氫工廠、加氫站等項目用地、報建審批、規范管理等事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長沙市氫能產業發展協調機制,由市發展改革、科技、工信、財政、自然資源、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應急管理、市場監管、城管等部門各負其責、研究解決全市氫能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按年度推進相關工作。
(二)落實政策體系。貫徹落實國家、省政府的氫能產業扶持政策,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結合行業發展實際需求,加快出臺加氫站管理辦法等系列配套文件,完善氫能產業發展政策體系,落實金融、人才、用地、財稅、平臺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三)強化安全監管。嚴格執行國家氫能安全相關法規、規范和標準,建立健全氫能產業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形成產業安全發展長效機制;強化和落實氫能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面提升產業全流程安全技術水平;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各相關部門和單位承擔業務主管及屬地管理責任,定
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
(四)注重宣傳推廣。加快氫能示范應用場景建設,積極搭建行業交流展示平臺,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媒體渠道,多方位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社會關注度和接受度,形成政府有效引導、企業大力發展、各界廣泛參與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