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項目疑難解答
2023年武漢市申報省技術創新中心條件及申報流程梳理
本文整理了2023年武漢市申報省技術創新中心條件及申報流程有關內容,武漢市的企業單位可以了解一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致電咨詢。
本文整理了2023年武漢市申報省技術創新中心條件及申報流程有關內容,武漢市的企業單位可以了解一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致電咨詢。
政策咨詢熱線:15855199550(v同)
武漢市申報省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條件與申報流程
第九條 省技術創新中心采取自上而下布局和自愿申報并行的方式開展建設。對于省委、省政府統籌布局的技術創新領域,可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組織論證。原則上一個技術領域只支持建設一家省技術創新中心。
第十條??省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的牽頭單位應是在湖北省內注冊的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獨立法人單位。支持企業與具有技術優勢的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共建。
第十一條??申請建設省技術創新中心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1. 牽頭單位具有行業公認的技術研發優勢和較強的代表性,改革創新積極性高,具有承擔國家或省級重大科技項目的經驗,在申報建設領域具有省級及以上創新平臺支撐,有持續的研發投入,有廣泛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和產學研各方、整合創新資源、形成創新合作網絡的優勢和能力。
2. 近三年與相關產業領域企業合作開發或技術轉讓項目數量不少于10項;已有高水平科研成果產生并應用,具有相關領域核心技術知識產權數不少于10項。牽頭單位為企業的,應運營正常、業績優良,近三年平均年銷售收入不低于3億元(農業領域不少于2億元),年平均研發投入不低于1500萬元(農業領域不少于1000萬元)。
3. 牽頭單位要有先進的研發基礎設施、儀器設備和高端人才,能夠為技術創新提供較完善的支撐能力。其中,研發、辦公場地總面積不少于3000平米。
4. 有高水平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研發人員不少于50人(不包含臨時人員、在讀學生),其中中高級職稱人數或碩士以上學位人數占研發人數的比例不低于50%。中心主任(總經理)具有豐富的科研、管理經驗,并獲得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
5. 有明確的組織架構,一般采取“中心(本部)+若干專業化創新研發機構”的模式,有科學合理的章程或規章制度,以及決策、經營、財務、人事、項目等管理制度,激勵和利益共享機制,風險共擔合作機制,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等規定。
6. 聯合共建省技術創新中心的,牽頭單位與共建單位須簽訂共建協議,確定聯合共建的方式、人員、任務分工以及各自權利和義務等。
7. 建設單位近三年未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生態環境問責等情形。
第十二條??省技術創新中心申報組建程序如下:
1. 省科技廳根據全省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需求,布局省技術創新中心,適時發布申報通知。
2. 符合條件的單位可向省直有關單位、市縣科技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研究制定建設方案,明確領域和方向、建設模式、重點任務等,并提供相關材料。
3. 省直有關單位、市縣科技管理部門對申請單位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擇優向省科技廳推薦。
4. 省科技廳組織由技術、創新管理和財務等領域專家,對省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方案進行評審。
5. 對于通過評審、各方面條件成熟的技術創新中心,經公示無異議后,省科技廳正式發文批準建設。省科技廳指導獲批建設的單位進一步修改完善建設方案,完善管理體系,落實建設經費,實施各項建設任務。建設期一般為3年。
第十三條 支持符合相關定位和條件、運行績效顯著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轉建省技術創新中心。省直有關單位或地方政府給予配套支持且已有一定規模的前期投入,或者以獨立法人實體運行的省技術創新中心優先納入支持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