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項目疑難解答
50萬補助!廣元市促進科技成果產出轉移轉化十條措施支持內容須知
本文小編將為大家介紹廣元市促進科技成果產出轉移轉化十條措施支持內容等內容,看完之后對于該項目還有疑問,或是想要了解更多內容,可以直接致電咨詢,政策小編在線解答。
免費咨詢熱線:15855199550 (可加V),10年專業政策項目申報研究
一、構建企業主體、需求導向的科技成果供給機制。發揮企業在市場導向和應用研究類科技項目研發投入及組織實施中的主體作用,在企業牽頭實施的重大科技項目中明確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任務,設立與轉化產業化直接相關的考核指標,推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拉近成果與市場的距離。
二、提升產、學、研協同創新、協同轉移效能。推進市校合作、校企合作、院企(站)合作由集中展示合作轉為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和多領域的合作模式,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專家教授帶智力、帶成果、帶資金、帶項目到產業、到企業、到市場找命題、找轉化,支持企業帶需求、帶問題進高校、科研院所下課題、找技術、找成果,形成“按需對接、精準研發、迅速轉化、互利共贏”的協同創新新格局,促進一批高質量技術成果在廣元落地轉化、產業化。
三、加大科技計劃項目成果指標權重。在科技研發項目中明確攻關課題、成果專利產出、轉化任務,設立科技成果產出與轉化的考核指標,包括預期成果、預期知識產權(發明專利)、預期技術標準制定等,嚴格按照指標考核驗收,驗收結果作為下年度推薦申報國、省、市科技計劃項目的重要條件。
四、促進創新平臺成果專利產出。建立后補助機制,對全市科技創新平臺每年初明確攻關課題、技術團隊、成果專利產出指標,年底按照全市科技創新平臺管理辦法進行分級分類績效評估。對研發成效好的創新平臺予以持續補助支持,對未達到預期研發目標的平臺實行退出機制。
五、加強技術轉移機構建設。發揮市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省技術轉移中心(廣元)中心、中科院成都技術轉移中心廣元中心、省分析測試服務中心廣元工作站、省農村科技發展中心廣元分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平臺載體作用,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轉移擴散。發揮市醫學會、市林學會、市氣象學會和市統計學會相關學會、行業協會、研究會等科技社團優勢,推動技術轉移轉化。發揮省農村科技發展中心廣元分中心、省科技扶貧在線廣元運管中心和縣區分中心等平臺作用,推進農業技術的轉移轉化。
六、培育發展技術轉移中介服務機構。加強政府的引導和服務,加快社會化中介技術服務機構的培育和發展,圍繞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知識產權服務、成果評價、技術轉移等方面提供專業服務。對在我市注冊的科技和知識產權服務業企業,根據服務開展情況給予一定資金支持。
七、推行科技創新券。推進科技服務業發展,設立科技創新券,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利用創新券向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共享服務平臺等購買技術服務。
八、加強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建設。以專業培訓、考察、外出學習等多種方式持續開展企業家創新能力培訓,激發企業家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培養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進入省級成果評價和評審專家庫。發展壯大科技特派員隊伍,發揮科技特派員和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的專業優勢,促進科技成果向農村農業轉移。培養和引進技術轉移管理人員、技術經紀人、技術經理人等專業人才和團隊,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九、激勵科技成果產出轉化。對通過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評價,技術水平達到國內先進及以上的,經省科技成果檔案館登記且當年在廣轉化產值100萬元以上的,每個項目單位補助3萬元;對直接在省科技成果檔案館登記的科技成果(不包括發明專利),當年在廣轉化產值50萬元以上的,每個項目單位補助1萬元;對首次在廣落地轉化產業化的技術成果且當年稅收超過500萬元以上,按2%的比例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補助。落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和相關激勵政策,促進科技人員開展成果轉化。
十、實行國、省科技獎勵配套。對以完成單位排序前三的科技成果新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的,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補助。對以完成單位排序第一的科技成果新獲省級科學技術獎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分別一次性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5萬元補助。對新獲得中國專利(含外觀設計)金獎、中國專利(含外觀設計)優秀獎的專利權人,分別一次性給予30萬元、20萬元補助。對新獲得四川專利獎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專利權人,分別一次性給予30萬元、15萬元、5萬元、3萬元補助。
以上是關于廣元市促進科技成果產出轉移轉化十條措施支持內容等內容,臥濤小編將持續為大家整理科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相關資訊,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歡迎隨時電話微信咨詢--15855199550 (可加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