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項目疑難解答
預制菜獎勵!武漢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申報獎勵補貼措施合集
本文整理武漢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申報獎勵補貼措施有關內容,大家快來了解一下吧,看完本文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致電咨詢。
本文整理武漢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申報獎勵補貼措施有關內容,大家快來了解一下吧,看完本文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致電咨詢。
政策咨詢熱線:15855199550(v同)
一、大力推進預制菜研發創新。鼓勵預制菜食品生產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共同建設預制菜“產學研”基地,研發預制菜生產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和包裝等新材料新技術,推進新品種、新裝備、新技術就地轉化。優先支持產品營養健康、冷鏈物流等產業化關鍵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鼓勵預制菜食品生產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以及獎補政策落地。(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各區人民政府〈含開發區、風景區、長江新區管委會,下同〉)
二、培育預制菜龍頭示范企業。積極開展預制菜全產業鏈示范試點,對實現全產業鏈整合、年銷售額突破1億元、依法依規經營、市場知名度較高的預制菜食品生產企業,可認定為“預制菜食品生產龍頭示范企業”。對使用武漢地區食用農產品作為生產原料的預制菜食品生產龍頭示范企業,納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重點商貿流通服務企業范疇,在基礎設施、設備采購、貸款貼息等方面優先給予政策扶持。鼓勵預制菜食品生產企業參加各類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并按照規定給予獎勵。(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商務局、市地方金融局,各區人民政府)
三、構建預制菜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拓展預制菜質量安全監管覆蓋面,加大預制菜生產、流通和銷售環節質量安全監管力度,規范預制菜生產、流通行為。督促預制菜食品生產企業、預制菜“中央廚房”經營企業根據生產規模、產品定位、銷售渠道等因素申請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或者食品經營許可。積極推進預制菜生產數字化轉型,督促預制菜食品生產和經營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如實記錄并保存進貨查驗、出廠檢驗、食品銷售等信息,完善標簽標志,如實展示產品信息。鼓勵企業加強全面質量管理,采用預制菜食品生產標準,對主持制修國際、國家、行業、地方、團體標準,并融合預制菜必要專利的預制菜食品生產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10萬元、10萬元獎補。(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各區人民政府)
四、推進預制菜產業園區建設。布局建設預制菜食品產業園區,并將其納入我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和食品加工園建設范疇。預制菜食品加工項目入園的投資強度、稅收貢獻程度可低于其他工業項目。鼓勵食用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發展預制菜業務。采取“外引內培”的形式,鼓勵農業生產主體與預制菜食品生產龍頭示范企業開展緊密合作,創建預制菜產業聯合體和共享工廠。規范預制菜“中央廚房”建設標準,對生產性基本建設投資額1000萬元以上的新建項目、200萬元以上的擴(改)建項目,建成投產后按照其總投資額的8%給予相應獎補,獎補資金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經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各區人民政府)
五、完善預制菜冷鏈物流體系。鼓勵預制菜食品生產企業構建覆蓋原材料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的全程冷鏈物流體系,保障預制菜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品質安全。鼓勵預制菜食品生產企業新建低溫(恒溫)凈化生產車間、冷藏(冷凍)庫,配備冷藏運輸車輛和終端銷售冷藏設備,其新(改、擴)建的冷鏈設施可享受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資金扶持,扶持金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各區人民政府)
六、大力推進漢味預制菜品牌建設。組建預制菜行業協會(聯盟),支持舉辦預制菜產業博覽會;本地預制菜食品生產企業參加副省級以上城市政府主導的預制菜展會的,單個企業年度可按照標準展位申請獲得不超過2次的展位費獎補。推進預制菜產品品牌與武漢傳統美食產業協同發展,以市場化方式開展漢味預制菜“新品”“名品”“最受歡迎預制菜”評選活動,對評選出的品牌產品優先授權其使用我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江城百臻”,并在全國主要媒體進行重點宣傳。對被認定為中國精品、湖北精品或者武漢名品的預制菜品牌,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經信局,各區人民政府)
七、加快預制菜人才引進與培養。實施預制菜產業人才培養工程,依托有關高校院所培養預制菜菜品研發、全產業鏈技術創新與應用、裝備研制、管理和服務人才。鼓勵企業引進預制菜產業技術人才和領軍人才,對入選“武漢英才”培育支持專項現代農業領域的人才,給予6萬元資金資助,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省、市重大人才培養工程項目。對在我市預制菜領域創業的畢業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給予連續2年總額不超過8萬元的創業補貼。評選武漢預制菜行業代表人物,開展預制菜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經信局、市商務局、市人社局,各區人民政府)
八、高水平建設預制菜原材料基地。堅持以銷定產、按需生產,推動預制菜食品生產企業與我市優質農產品產業布局相結合,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推進全市“菜籃子”生產向規?;藴驶?、定制化升級。鼓勵“菜籃子”基地建設初加工設施,推進畜禽、水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建設畜禽集中屠宰、水產品暫養等基礎設施,確保原產地優質食材可持續供應。對在本市自建或者聯合建立預制菜原材料生產基地的,在生產設施設備提檔升級、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優先給予財政支農政策支持。(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區人民政府)
九、積極營造發展預制菜文化氛圍。推進預制菜與消費風尚、休閑旅游、健康文化、飲食文化等深度融合,舉辦漢味預制菜廚藝創新和廚藝大賽等活動。創新宣傳方式,重點推廣漢味預制菜品牌、文化、功能、營養。推進預制菜產業文化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支持預制菜食品生產企業在休閑農業示范區、農貿市場、大型商超、社區、傳統文化和特色旅游線路設立預制菜體驗區(點),支持預制菜食品產業園區建設農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區,培育一批預制菜網紅打卡地,并給予一定的市場推廣費用獎補。(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文旅局、市經信局,各區人民政府)
十、健全預制菜產業發展保障機制。建立市促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制度(以下簡稱聯席會議),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長任召集人,市農業農村、商務、發改、市場監管、科技、財政、金融、交通運輸、人社、經信、文旅、自然資源規劃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研究預制菜產業發展重大問題,指導協調預制菜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企業發展,督促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地;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農業農村局,承擔聯席會議日常工作。各區、各相關部門將預制菜發展納入本區本部門重要議事日程,細化實化具體支持措施。財政部門統籌安排資金支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各區、發改、經信、自然資源規劃等部門優先保障預制菜產業園區建設和重點項目用地指標需求。金融機構加大對預制菜產業重點企業專項融資支持。市場監管部門加強預制菜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人社局、市文旅局、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人行武漢分行營管部,各區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