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項目疑難解答
技術改造獎補,湖北省技術改造項目獎勵補貼標準和申報項目合集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關于湖北省技術改造項目獎勵補貼的相關內容,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仙桃市、天門市、潛江市對湖北省技術改造項目獎勵補貼感興趣的企業朋友可以關注小編,需要咨詢或者代理申請的可以免費專人指導為您在線解答指導!
代理免費咨詢熱線:18714998852(微信同號)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總部合肥,分公司:安慶、宿州、南京、蘇州、武漢、成都、長沙)
武漢分公司地址:東湖新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湖北省技術改造項目獎勵補貼
1、湖北省技術改造項目獎勵補貼
湖北省按照項目生產性設備投資的8%予以支持,單個項目補助金額不低于100萬元,不超過1000萬元。
2、湖北省貸款貼息項目獎勵補貼
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總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按建設有效期內企業實施該項目銀行貸款實際支付利息的50%予以貼息,單個項目年度貼息額度不超過1000萬元,根據項目建設周期可連續貼息三年。
3、湖北省對實施技術改造后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500億元、100億元、50億元的工業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企業1000萬元、5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其中獎勵給所在企業領導班子的資金占比不少于50%,獎勵資金由省級和企業所在地地方財政各承擔50%。
武漢市技術改造項目獎勵補貼
1、武漢市對符合申報條件的產業化投資和技術改造項目,依據專項審計報告明確的項目建設有效期(不超過兩年)內實際完成的生產性設備購置與改造投資的8%,給予最高不超過8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
2、武漢市對符合申報條件的智能化改造項目,依據專項審計報告明確的項目建設有效期(不超過兩年)內實際完成的生產性設備投資及研發投入總額的8%(其中研發投入不超過設備投資的20%),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支持。
3、對采購武漢市工業智能化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中的產品實施智能化改造并符合我市智能化改造補貼標準的項目,相關產品補貼比例由8%提高至30%,單個企業支持金額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4、武漢市企業實施的多個技改項目可歸并后集中申報,但每個年度內單一企業最高獲得的補助資金額度不超過1000萬元。
黃石市技術改造項目獎勵補貼
黃石市按不高于生產性設備(含智能化改造的軟件、專利權購置等研發投入)投資額的10%進行補助,其中研發投入不高于項目總投資30%,單個項目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獲評為市級智能化改造示范項目給予一次性30萬元獎勵并優先納入黃石市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優秀案例進行宣傳推廣。
黃石開發區·鐵山區:鼓勵企業生產換線、設備換新、機器換人、“數智化”改造,對在車間、工廠建設中優先引入5G、人工智能、區塊鏈且當年在數字化改造、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行業)大腦等方面投入1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列入國家、省未來工廠項目(未來工廠、智能工廠、數字車間)或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10萬元;對首次認定的省級以上“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獲得省級上云標桿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
鄂州市技術改造項目獎勵補貼
1、鄂州市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按照生產設備投入資金的15%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額度不超過100萬元。
2、鄂州市列入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的裝備首批次應用,且按規定投保的企業,在中央財政給予保費補貼80%的基礎上,對余下的20%部分給予補貼。同時首臺套裝備按最高銷售單價的20%,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3、鄂州市國家級工業試點示范、省級工業試點示范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其中:國家級“工業強基工程”項目、智能制造項目、服務型制造示范、工業云、工業互聯網建設項目、綠色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分別獎勵100萬元;省級“工業強基工程”項目、智能制造項目、服務型制造示范、工業云、工業互聯網建設項目、綠色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分別獎勵20萬元;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獎勵100萬元(其中,創建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示范企業可分步獎勵:獲評貫標試點獎勵20萬元、通過國家貫標評定認定獎勵30萬元、獲評國家貫標試點示范獎勵50萬元)。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獎勵5萬元。
4、鄂州市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和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其中: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獎勵500萬元,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獎勵100萬元。
5、鄂州市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省級制造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培育)和“專特精新”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其中: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獎勵100萬元、“單項冠軍”培育企業獎勵80萬元、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獎勵60萬元;省級制造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企業獎勵60萬元、“專特精新”小巨人企業獎勵40萬元、“隱形冠軍”培育獎勵20萬元。對獲得上述后五項(包括“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省級制造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專特精新”小巨人企業和“隱形冠軍”培育等次)獎勵資金之一的企業,通過提檔升級獲得更高獎勵等次資格的,按所獲得的新的檔次資格補齊獎勵資金。
宜昌市技術改造項目獎勵補助
宜昌市市政府設立1億元以上的市級工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支持中心城區(不含夷陵區)符合條件的技術改造項目。項目建成后,有銀行貸款的,按項目建設有效期內(原則上不超過3年)企業銀行貸款實際技術改造投入支付利息50%的比例給予貼息;沒有銀行貸款的,按購買生產性設備金額的10%給予補助;企業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引進設備進行技術改造,3年內實際支付的租金視同銀行貸款利息,按50%的比例給予補助;企業通過發行債券融資用于技術改造,3年內實際支付的債券利息視同銀行貸款利息,按50%的比例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貼不超過300萬元。
宜昌市各縣市區應設立工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支持本地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一類縣市區(含宜都市、枝江市、當陽市、夷陵區、宜昌高新區)每年安排技改專項資金不得低于3000萬元,二類縣市區(含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自治縣、五峰自治區)每年安排技改專項資金不得低于2000萬元,三類縣市區(含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每年安排技改專項資金不得低于1000萬元。市、縣兩級投入的技改專項資金不低于3.9億元。市級工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按照各縣市(含夷陵區)當年到位的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和當年完成工業投資、工業技術改造投資等情況進行獎勵。單個縣市(含夷陵區)最高獎勵不超過300萬元。宜昌市生產性服務機構為企業技術改造提供服務的,予以適當獎勵。
孝感市技術改造獎勵補貼
1、孝感市支持重點項目實施技改。對總投資2000萬元及以上的項目,采取全省競爭擇優方式確定支持對象,按照項目設備購置額的8%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2、孝感市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應用。按裝備銷售單價的1%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3、孝感市支持企業技改做大做強。對實施技術改造后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500億元、100億元、50億元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1000萬元、5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不同檔次獎勵。獎勵資金由省級和企業所在地地方財政各承擔50%。
4、孝感市支持技改試點示范。對獲得國家試點示范的企業和項目,根據“含金量”給予50萬元至1000萬元不同檔次獎勵。省級試點示范項目由企業所在地地方政府制定獎補政策。
十堰市技術改造項目獎勵補貼
1、十堰市支持企業轉型升級貸款獎勵補貼
十堰市在市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下,安排4000萬元產業升級專項資金,按照10倍的放大規模,在十堰主城區(茅箭區、張灣區、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符合條件的制造業企業提供專項貸款?!爱a業升級貸”貸款額度單戶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市財政按照貸款金額的年化2%標準給予貸款企業貼息?!爱a業升級貸”管理辦法另行制定。(牽頭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責任單位∶茅箭區、張灣區人民政府,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2、十堰市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獎勵補貼
十堰市對工業企業提升創新能力、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承接科技成果轉化、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和創新平臺等方面,符合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科技強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十發〔2021〕12號)相應條款的,按規定給予資金支持。(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經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管委會)
3、十堰市支持企業技改試點示范獎勵補貼
十堰市對上年度新獲得省級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企業、科技小巨人)、“專精特新”小巨人、智能制造、“兩化融合”或“互聯網+”類、工業設計中心等試點示范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20萬元。對上年度成功創建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200萬元。(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管委會)
4、十堰市支持專用車發展獎勵補貼
十堰市支持專用車企業做專做強。每年對專用車企業開發新產品、深耕細分領域、“整車、上裝一體化”發展、“專、精、特、新”發展、產值產量增速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擇優評選前5名的企業,分別給予300萬元、200萬元、150萬元、100萬元、50萬元的獎勵。(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5、十堰市加大技改智力支持力度獎勵補貼
十堰市開展工業技術改造項目診斷服務。遴選技改系統解決供應商,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企業免費提供診斷咨詢服務,為工業企業實施改造升級提出可行性解決方案。每年支持總金額不超過300萬元。(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襄陽市技術改造項目獎勵補貼
軟件(納入固定資產管理)和設備實際投資總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智能化改造項目,給予10%的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
荊門市技術改造項目獎勵補貼
1、荊門市支持實施千企千億技改工程。荊門市滾動實施“千企千億技改”工程,以更大力度和更有效舉措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步伐。對符合國家、省產業政策和我市主導產業發展規劃,生產性設備(含項目軟件,下同)投資300萬元以上且在3年建設有效期內的工業技術改造項目,按照生產性設備購置額的8%給予補助,單個項目不超過400萬元,以“機器換人”為主的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單個最高不超過500萬元。鼓勵生產性設備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技術改造項目申報省級財政支持。(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以下均需各縣市區落實,不再逐一列出)
2、支持數字化技改升級。荊門市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對設備(含項目軟件,下同)投資100萬元以上、以“5G工業互聯網”為主的數字化改造項目,建成后按照設備投資的2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不超過300萬元。大力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對省級5G全連接工廠(園區)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對省級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平臺、“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3、荊門市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應用。被列入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的裝備及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產品,被審核認可且最近1年已有銷售的,給予生產企業一次性獎勵100萬元。(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4、荊門市支持企業通過技改做大做強。對實施技術改造后年營業收入(以稅務平臺數據為準)首次突破1000億元、500億元、100億元、50億元的工業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1000萬元、5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其中,獎勵資金在省級財政兌付50%的基礎上,剩余50%按現行財政體制分級負擔。(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統計局)
5、荊門市支持技改試點示范。對被評為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對被評為省級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的給予一次性獎勵,其中,示范類企業獎勵50萬元、“科技小巨人”類企業獎勵30萬元、培育類企業獎勵20萬元。對成功創建省級服務型制造試點示范、省級技術創新示范、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及省級綠色工廠的,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成功創建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成功創建省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的,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對成功創建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給予一次性獎勵200萬元。(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荊州市技術改造獎勵補貼
1、荊州市對年度更新生產設備投入在300萬元以上或者智能化投入在200萬元以上的單個項目按年度投入的10%予以獎勵,最高獎勵達500萬元,對兩項合計投入在1億元以上的重大技改項目,可申請補貼1000萬元。
2、荊州市對獲得國家級稱號的企業,獎勵資金50萬元;獲得省級稱號的企業,獎勵資金20萬元。
3、荊州市對新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證的企業,每證給予10萬元獎勵,三證齊全可另行獎勵10萬元。
4、荊州市對“上云”應用達到3項的企業給予1萬元獎勵;市級上云試點企業一次性獎勵2萬元;企業級工業互聯網(云)平臺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接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荊州)企業一次性獎勵5萬元。
黃岡市技術改造項目獎勵補助
黃岡市對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且生產性設備投資500萬元以上(科技型企業總投資500萬元以上且設備投資300萬元以上)的工業技改項目,按項目建設周期內不低于設備購置額的5%給予補助,單個項目原則上不超過500萬元。按先期預撥30%、年終結算方式給予支持。搭建技改咨詢診斷服務平臺,市級設立專項資金200萬元,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免費為企業提供技改診斷咨詢服務,幫助企業制定技術改造升級解決方案。對被認定為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的企業、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
咸寧市技術改造項目獎勵補貼
1、咸寧市支持重點項目實施技術改造獎勵補貼
咸寧市對符合智能化升級、集群化發展、服務化延伸、綠色化轉型、安全化管控等支持方向,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其中設備購置占比50%以上)或生產性設備購置投資達300萬元以上且完成全部投資的市直工業技改項目,按項目固定資產投入或生產性設備購置投資的8%以內給予補助,單個項目補助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從市直工業企業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資金中安排;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下(其中設備購置占比50%以上)或生產性設備購置投資300萬元以下的市直工業技改項目,由咸寧高新區制定政策給予補助。(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2、咸寧市推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應用獎勵補貼
咸寧市對企業使用符合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且最近一年度審核認可的產品,積極組織申報國家和省級相關獎補政策,聯合企業所在地財政部門,做好獎補資金的撥付工作。(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3、咸寧市支持企業通過技改做大做優做強獎勵補貼
咸寧市對實施技術改造后,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40億元、30億元、20億元、10億元的工業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企業80萬元、60萬元、40萬元、20萬元,其中獎勵企業領導班子的資金占比不少于50%,獎勵資金由市縣財政分級負擔。(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統計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4、咸寧市支持技改試點示范獎勵補貼
咸寧市對獲得國家級試點示范的企業、平臺和基地,積極組織申報國家和省級相關獎補政策。對成功創建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對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省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對省級制造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企業、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給予一次性獎補30萬元;對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給予一次性獎補20萬元;對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省級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平臺(企業)試點示范項目、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市級制造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10萬元。獎勵資金由市縣財政分級負擔。(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咸寧高新區管委會)
隨州市技術改造項目獎勵補貼
1、隨州市支持重點項目實施技改獎勵補貼
隨州市實施“工業技改三年行動計劃”,對符合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等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支持方向,納入固定資產投資技改類統計庫,總投資500萬元以上且設備購置費200萬元以上的項目,由縣(市、區)推薦,采取全市競爭擇優方式確定支持對象,按照項目設備購置額的8%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100萬元。(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2、隨州市支持企業技改做大做強獎勵補貼
隨州市對實施技術改造后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30億元、20億元、10億元的工業企業,由企業屬地財政分別一次性獎勵企業30萬元、20萬元、10萬元。(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和管委會)
3、隨州市支持技改試點示范獎勵補貼
隨州市對新獲得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服務型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綠色工廠試點示范企業、工業設計中心的企業、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對象的企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市財政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4、隨州市支持技改兩化融合獎勵補貼
隨州市對新入選湖北省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點示范的企業,市財政給予10萬元獎勵。對通過隨州市工業互聯網平臺上云的規上工業企業,市財政給予每家2萬元一次性補貼。(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5、隨州市加大技改引智力度獎勵補貼
隨州市鼓勵企業引進“科技副總”,指導技術改造和科技成果轉化,對引進省委組織部、省經信廳選派“科技副總”并促進項目轉化的企業,服務期內定期組織績效考核,獲評優秀等次的,給予一次性補助5萬元。6、隨州市加大技改金融支持力度獎勵補貼
隨州市各縣(市、區)對本地年實際投資前10名工業技改投資項目,按項目貸款實際發生利息的20%給予財政貼息,單個項目最高貼息額度不超過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