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項目疑難解答
合肥高新區進一步完善產業領域2023年零基預算編制獎勵政策指南
合肥高新區切實做好2023年產業領域零基預算編制準備工作,有關獎勵政策項目支持指南等如下,想要申報獎勵的,可以直接咨詢小編了解。
合肥高新區切實做好2023年產業領域零基預算編制準備工作,有關獎勵政策項目支持指南等如下,想要申報獎勵的,可以直接咨詢小編了解。
合肥高新區零基預算編制獎勵政策免費咨詢:15855199550(手機/微信)
一、請認真對照人工智能、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汽車、中醫藥振興、制造業貼息、提升產業基礎能力、重大產業創新計劃等政策及實施細則(具體詳見附件5產業扶持項目支持指南),全面梳理摸底本企業2023年度擬申報政策扶持的項目及補助資金需求情況,填報附件1.2023年產業扶持項目清單,以及附件6.資金申請表。
二、新材料及建設公共中試基地的企業(暫無政策文件),全面梳理摸底本企業2023年度擬申報政策扶持的項目及補助資金需求情況,填報附件2.2023年產業扶持項目清單,以及附件6.資金申請表。
三、梳理本企業重大項目計劃,根據融資需求填報附件3.2023年需省級股權投資基金投資項目清單,以及附件6.資金申請表。
四、除上述政策、基金外,提出產業政策訴求以及2023年資金需求情況,根據需求填報附件4.各地企業政策訴求及資金需求(模板),一并反饋。
8月初已報過的項目可以修改或者刪減,還未報的項目本次可以增加。原則上,2023年省級產業財政資金僅支持產業扶持項目清單內的項目。請高度重視,應報盡報,于11月24日中午12:00前將上述材料電子版(excel或者word)及掃描蓋章版發送到郵箱。
常見問題說明:附表中,本省采購比重是指企業生產運營、項目建設過程中,采購設備、原材料等,其中本省供應的占比。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預估填寫。
附件5:扶持政策項目支持指南
一、支持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
1.創新能力提升。實施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工程,對技術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研發按照不超過項目研發費用的50%予以補助,單個項目補助最高500萬元,省、市(縣)5:5分擔。
2.建設支撐平臺。對納入省人工智能平臺服務商目錄且已滿3年的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臺、開源和共性技術平臺開展評價,分別給予運營情況好、服務能力強、評定優秀的平臺300萬、200萬、100萬三檔獎勵,省、市(縣)5:5分擔。
3.支持項目建設。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制定人工智能創新技術和產品導向目錄。對智能傳感器、高端智能芯片、智能制造裝備等項目,按照不超過關鍵設備和系統軟件投入的20%給予補助,省、市(縣)5:5分擔(省與皖北地區7:3分擔),單個項目補助最高2000萬元。
4.推進應用示范。實施“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工程,支持企業研發和人工智能場景應用方案推廣,每年擇優評選10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予以授牌,并按照不超過關鍵設備和系統軟件投入的20%給予應用方補助,省、市(縣)5:5分擔(省與皖北地區7:3分擔),單個項目最高1000萬元。
二、支持生物基新材料產業發展若干政策
1.支持研發產業化創新項目。在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物基材料助劑、生物基復合材料、天然生物材料創新型增效利用等領域,支持相關企業與科研院所、下游用戶聯合實施研發產業化創新項目。對研發及關鍵設備投入按照10%比例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3000萬元。項目實施周期不超過3年,同一項目實施期內可累計申報3次。
2.支持產業集群發展。每成功招引1個注冊資本金1—10億元且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0萬元生物基新材料企業,給予招引企業一次性100萬元獎勵;每成功招引1個注冊資本金10億元及以上且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億元的,給予招引企業一次性200萬元獎勵;單個招引企業最高獎勵1000萬元。
3.支持推廣應用。生物基新材料推廣應用的重大成果省級可采用“一事一議”方式予以支持。生物基新材料產品應用于奧運會、全運會、省運會以及其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重大國際國內活動和會議,對推廣應用效果綜合評價,按照實際投入最高30%給予補助,最高200萬元。
4.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對上一完整年度生物基新材料銷售收入首次突破1億元、3億元、5億元的本省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300萬元、500萬元獎勵。
三、支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提質擴量增效若干政策
1.實施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對經審核認定的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給予承擔單位投入最高20%的補助,單個項目省級補助金額最高1000萬元。
2.支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補短板。對企業投資建設補短板清單內項目,建設發生的貸款,以制造業優惠貸款利率為基準,給予40%貼息,單個項目貼息年限不超過3年,省、市(縣、市、區)各按50%分擔,省級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
3.支持經營模式創新。支持新能源商用車、專用車等生產企業通過長期租賃、聯營線路、共建共營等方式,與市、縣(區、市)開展經營模式創新。每年評選5個左右經營模式創新示范案例,省級對每個案例給予500萬元獎勵。
4.支持加氫站建設。對建成投用的日加氫能力1000公斤及以上(對應用于工業用等特殊場景的撬裝站和氫燃料電池船舶場景的加氫站,日加氫能力300公斤及以上)、500公斤及以上的加氫站(對應用于工業用等特殊場景的撬裝站和氫燃料電池船舶場景的加氫站,日加氫能力100公斤及以上),按加氫站(撬裝站)固定資產(不含土地價款)投資的50%給予補助,每站分別最高補助500萬元、300萬元,省、市(縣、市、區)按照1:1比例分擔。鼓勵各市對加氫站(撬裝站)運營給予補助。
5.實施氫能應用示范工程。每年擇優遴選5個左右氫能在交通運輸以及拓展的能源、工業等領域的示范工程,并予以授牌。對示范工程發生的貸款,以制造業優惠貸款利率為基準,給予40%貼息,單個項目貼息年限不超過3年,省、市(縣、市、區)各按50%分擔,省級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
四、安徽省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
1.支持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以國家開發銀行制造業優惠貸款利率為基準,貼息40%,省、市(縣、市、區)各按50%分擔,單個項目貼息年限不超過3年。
2.支持中藥深加工產品研發制造。以國家開發銀行制造業優惠貸款利率為基準,貼息40%,省、市(縣、市、區)各按50%分擔,單個項目貼息年限不超過3年。
3.支持中藥材加工“共享車間”建設。以國家開發銀行制造業優惠貸款利率為基準,貼息40%,省、市(縣、市、區)各按50%分擔,單個項目貼息年限不超過3年。
4.支持區域中藥院內制劑制備中心建設。以國家開發銀行制造業優惠貸款利率為基準,貼息40%,省、市(縣、市、區)各按50%分擔,單個項目貼息年限不超過3年。
5.支持合肥區域性中藥研發基地建設。以國家開發銀行制造業優惠貸款利率為基準,貼息40%,省、市(縣、市、區)各按50%分擔,單個項目貼息年限不超過3年。
6.支持中醫藥研究院建設。第一年僅授牌,不獎補。后續根據運營績效評定結果,第二年最高獎補400萬元,第三年最高獎補300萬元,第四年最高獎補200萬元。對運營績效評定為優秀的,按最高金額給予獎補;對運營績效評定為良好的,按最高金額的80%給予獎補。省、市各按50%分擔。
7.支持中藥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對經評定的中藥產業公共服務項目,按其固定資產投入(不含土地投入)的20%予以補助,最高500萬元。補助資金采取分期分批撥付方式,項目啟動后撥付50%,項目建成運營并通過驗收后撥付剩余資金。
8.支持中藥新藥研發。按照臨床前研究和臨床試驗費用的20%給予補助,最高500萬元。
9.支持中藥新藥生產。以國家開發銀行制造業優惠貸款利率為基準,貼息40%,省、市(縣、市、區)各按50%分擔,單個項目貼息年限不超過3年。
五、省制造業融資財政貼息專項政策
支持在建或具備開工條件的制造業貸款項目貼息,按照國開行優惠制造業貸款利率,給予貼息40%,省市各共擔一半,單個項目可連續貼息3年,省級單個項目最高貼息5000萬元。
六、安徽省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實施方案
1.支持產業基礎能力提升攻關。每年實施20個左右產業基礎能力提升重大攻關項目,對重大攻關項目研發費用,省級按照最高20%比例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500萬元。
2.支持實施工程化應用驗證項目。對項目發生的銀行貸款,比照省制造業融資財政貼息專項政策支持標準和分擔方式予以支持,連續3年。
3.支持產業基礎共性技術服務平臺項目建設。對經評定的產業公共服務平臺項目,按其固定資產投入(不含土地投入)的20%予以補助,省級最高補助500萬元。
4.支持試驗驗證環境建設項目。對項目發生的貸款,比照省制造業融資財政貼息專項政策支持標準和分擔方式予以支持,連續3年。
七、省重大產業創新計劃
1.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對芯片、高端儀器、生物制造、低碳技術、數字技術、量子科技等領域實施的“卡脖子”技術攻關或重大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的項目,按照不超過研發投入和設備購置費的50%予以補助,單個項目最高8000萬元。
2.青年科學家項目。在確定的重點方向、重點領域、重點任務范圍內,對由青年科學家牽頭負責的研究課題給予支持,單個課題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關于合肥高新區進一步完善產業領域2023年零基預算編制獎勵政策申報,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咨詢小編了解。
合肥高新區零基預算編制獎勵政策免費咨詢:15855199550(手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