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項目疑難解答
2025年度合肥各地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專項相關項目征集申報材料清單和時間要求細則
盤點2025年度合肥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專項相關項目征集申報材料清單和時間要求細則如下,蜀山區、包河區、廬陽區、瑤海區、政務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濱湖新區、新站區、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您解答指導!
免費指導電話:15855199550(可加v)
臥濤小編可以為您帶來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兩化融合、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建設、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推廣、SEO優化等更多項目輔導規劃。
一、合肥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專項相關項目征集申報范圍
《新興產業發展專項實施細則》《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建設若干政策實施細則(2025年版)》明確的相關支持事項(詳 見附件1)。
二、合肥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專項相關項目征集申報時間流程有關要求
請各縣(市)區發展改革委、開發局經濟發展局梳理匯總項 目清單,于2月11日前正式行文反饋市發展改革委(產業處), 電子版同步發送至郵箱。
三、合肥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專項相關項目征集申報事項清單(2025年版)
一、制造業中試能力提升
(一)項目單位為省內法人單位或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派出機構。
(二)符合我省制造業中試能力補短板重點布局方向,重點面向化工、紡織等傳統產業領域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以及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領域中試需求。
(三)項目建成后,具備固定場所、設施設備、專業人員等軟硬件條件,場地面積不少于1000平方米,設備原值應不低于1000萬元,能夠形成概念驗證、技術熟化、測試評價、質量檢測、工藝改進、小批量試生產、產品應用與示范的完整中試能力。
(四)項目建成后1年內開展中試服務次數不少于10次,并實現成果樣品化、產品化不少于5項,對外提供中試服務收入不低于500萬元。
二、新材料研發產業化
(一)項目單位為省內企業或由省內企業牽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或高校院所組成的創新聯合體。
(二)項目符合以下新材料研發攻關年度方向:
1. 先進金屬材料領域。新型高強鋼、氫儲運設備用鋼、鋁基金屬材料和復合材料、輕量化高強度鎂基材料、加氫反應器用焊接材料。
2. 先進化工材料。高性能多功能工程塑料和其他高性能樹脂,特種橡膠和新型熱塑性彈性體,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用電子級化學品。
3. 新能源材料。鈣鈦礦電池材料,質子交換膜和碳紙等燃料電池材料,半固態電池、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新型動力、儲能電池用關鍵材料。
4. 生物基材料。生物基聚碳酸酯、聚氨酯等新型生物基材料。
5. 復合材料。碳纖維、芳綸纖維、玄武巖纖維等高性能復合材料。
6. 前沿新材料。超材料、超導材料、石墨烯、先進3D打印材料等。
(三)項目單位圍繞申報方向已取得至少一項行業領先的研發成果,并實現產業化或具有較好的產業化潛力。
(四)完成研發投入不少于300萬元。
(五)完成產業化階段對應設備投入不少于3000萬元。
(六)項目實施周期內提交與研發內容相關專利申請,獲得受理數量不少于1項。
三、工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
(一)產線(裝置)屬于《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發改產業〔2023〕723號)明確的工業重點領域。
(二)通過實施節能降碳改造項目,產線(裝置)能效水平等于或優于《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發改產業〔2023〕723號)明確的標桿水平,且產線(裝置)能效較首次能效核查結果有提升。
四、國家新能源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一)項目單位(或其管理團隊)具備國家級汽車領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設運營經驗。
(二)項目單位承諾2028年底前完成創建國家新能源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道路機動車輛檢驗檢測機構備案。
五、加氫站
2024年1月1日以來,建成投用的日加氫能力500公斤及以上的加氫站(對應用于工業等特殊場景的撬裝站和氫燃料電池船舶場景的加氫站,日加氫能力100公斤及以上)。
六、海外服務、銷售、物流等體系共享
(一)省內汽車(含二手車)領域企業間共享海外服務、銷售、物流等體系,并已形成穩定合作關系,各合作方不互為關聯企業。
(二)已合作時間不少于6個月。
(三)海外服務、銷售、物流等體系提供方相關體系運營時間不少于1年。
以上就是小編將為大家具體講解的內容,希望會對大家有個幫助!
需要咨詢商標、專利、軟著等知識產權、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兩化融合、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建設、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推廣、SEO優化等更多政策項目的請直接聯系漁漁:
免費咨詢:15855199550,微信同號,為您解答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