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項目疑難解答
2022—2025年培育計劃!湘鄉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補貼資金和認定條件流程
以下小編將為大家具體介紹關于湘鄉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補貼資金和認定條件流程,以下將為大家具體解讀湘鄉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計劃(2022—2025年),有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聯系小編為您解答指導!
專人免費指導電話:15855199550/19855109130(可加v)
臥濤小編可以為您帶來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代賬、財稅規劃、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建設、網站外包定制、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等輔導規劃。
湘鄉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條件
1.在湘潭市內注冊登記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連續經營2年以上,堅持專精特新發展方向,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中小企業。
2.經濟效益。制造業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1000萬元以上,近兩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
3.專業化程度。企業專注核心業務,具有較強的專業化生產、服務和協作配套能力,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不少于2年,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60%以上。企業主導產品享有較高知名度,且細分市場占有率高。
4.創新能力。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創新成果,具備良好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擁有與主要產品相關的有效發明專利(含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1項或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5項及以上。企業上年度研發費用總額不低于50萬元,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5%。
5.數字化應用。企業深度“上云上平臺”,積極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環節,至少1項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運用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優化工藝流程與裝備技術,精益生產、敏捷制造、精細管理水平較好。
6.經營管理。企業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企業實施系統化質量和品牌培育戰略并取得良好績效,取得相關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擁有自主品牌(含非物質文化遺產、地理標志商標等)。企業產品生產執行國際、國內、行業標準等,或是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產品認證(國際標準協會行業認證)。
湘鄉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流程
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登錄“湘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項目申報系統網站”先進行注冊,待審核通過后,再進入項目申報系統選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申報子類,再按系統要求分別填報相關項目申報表,上傳申報資料清單,提供相關材料,同時提供真實性承諾、申請書,完成網上申報。
湘鄉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計劃(2022—2025年)
為進一步激發中小企業創新創造活力,加快推動“專精特新”企業梯隊培育和高質量發展,根據《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湖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湖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2021—2025)>的通知》(湘工信中小發展〔2021〕27號)以及《湘潭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湘潭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裂變”計劃(2022—2025年)>的通知》(潭政辦發〔2022〕8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訂本培育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著力培育一批專注細分市場、聚焦主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具有湘鄉產業特色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及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企業,加快推動湘鄉工業高質量發展。
(二)發展方向。突出“?!保龑е行∑髽I專注核心業務,選準主業方向,集聚要素資源,提高專業化生產能力;突出“精”,引導中小企業精細化生產、精細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在細分市場中占據優勢;突出“特”,鼓勵企業利用特色資源,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突出“新”,引導中小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培育符合“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新的增長點,增強核心競爭力。
二、工作目標
每年培育湘潭市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到2025年,力爭湘潭市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25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5家,單項冠軍產品企業達到1家。
三、主要任務
(一)實施梯度培育工程
1. 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圍繞本地產業發展布局,以全市產業鏈中的重點中小企業、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產業特色突出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為重點,深入挖掘一批符合培育條件的優質“種子企業”,建立本地優質“種子企業”庫。以優質“種子企業”為重點,推薦參評創新型中小企業,建立創新型中小企業庫。每年新增“種子企業”10家,其中經開區7家、鄉鎮(街道)3家。[牽頭單位:市科技工信局;責任單位: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2. 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創新型中小企業為重點,每年認定一批湘潭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建立湘潭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庫。對新認定為湘潭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當年的本級產業發展資金中給予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在湘潭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擇優培育,推薦參評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建立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庫。同時,鼓勵引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爭創省級單項冠軍產品企業。對新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省級單項冠軍產品企業,在當年的本級產業發展資金中分別按照10萬元/家、20萬元/家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牽頭單位:市科技工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3. 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企業。在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擇優培育,推薦參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建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庫。同時,鼓勵引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爭創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企業。對新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企業,在當年的本級產業發展資金中分別按照20萬元/家、30萬元/家、50萬元/家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牽頭單位:市科技工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二)實施創新提升工程
4. 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引導中小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破零倍增”行動,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快新產品研發和發明專利申請。組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服務專家團,提供知識產權咨詢和信息服務。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將自主知識產權轉化上升為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每年新增發明專利15件,對年度內實現發明專利“破零”并轉化應用的中小企業,按照2萬元/家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科技工信局,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5. 支持企業技術創新。鼓勵和引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聯合組建新型研發機構,共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每年新增湘潭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對新認定的湘潭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按照5萬元/家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牽頭單位:市科技工信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
6.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科技創新供需專區,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征集一批技術成果供給清單,面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征集一批技術研發需求清單,推動供需雙向“揭榜掛帥”,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鼓勵和支持企業開發應用重點新產品,每年新增技術成果10項。對獲得省級醫療器械創新、仿制藥質量和一次性評價過評品種獎勵的中小企業,按照每個品種5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牽頭單位:市科技工信局;責任單位:市教育局,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7. 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品牌能力提升行動,引導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推廣全面質量管理、精益生產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開展“質量標桿”培育活動。推行企業標準“領跑者”和“首席質量官”制度,開展對標達標活動。對新認定為“湖湘精品”中小企業品牌能力提升試點企業、“三品”標桿企業的中小企業,分別按照2萬元/家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對通過國、省綠色制造體系創建計劃的中小企業,按照國家級5萬元/家、省級3萬元/家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對新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證、武器裝備質量體系認證的中小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5萬元/家,對新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證的中小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8萬元/家。[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工信局、市財政局,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三)實施數字化促進工程
8. 推動數字化轉型。組織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評價診斷服務和解決方案。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深度“上云上平臺”和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加快數字化改造、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升級(以下簡稱“三化”)。對投入50萬元以上、開展深度“上云上平臺”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投資額5%以內(最高不超過5萬元)的補助。對中小企業在生產線、關鍵工序推廣應用機器人、數控加工中心等關鍵技術裝備實現增效顯著的智能化改造項目,給予企業投資額10%以內(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補助。[牽頭單位:市科技工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9. 打造試點示范。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參與全省中小企業“三化”試點示范,形成一批實踐案例,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組織發布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典型經驗和案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帶動全行業加速推廣。對新認定為省級兩化融合貫標標桿企業、省級移動互聯網重點企業、省級電子信息重點企業、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中小企業,分別按照3萬元/家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為國家級智能光伏、智慧健康養老應用、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企業名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工業互聯網、5G應用、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等相關數字化轉型試點示范項目,以及跨行業跨領域、特色型、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中小企業,分別按5萬元/家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每年新增試點示范企業1家。[牽頭單位:市科技工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四)實施融資促進工程
10. 加大信貸支持。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推送共享機制,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量身定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屬信貸產品,提供優惠利率支持。提高首貸中心、續貸中心的服務覆蓋面和知曉度,加大“創業貸”“園區助力小微貸”“專精特新貸”“知識產權質押貸”及“信易貸”的推廣力度,每年新增500萬元以上信貸項目10個。[牽頭單位:市政府金融辦;責任單位:市科技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人民銀行湘鄉市支行,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11. 加強股權融資支持。支持和引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股改、掛牌、上市,通過資本市場做強做優。鼓勵各類產業基金優先考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適度提高投資風險容忍度,加大處于種子期、初創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項目的支持力度,力爭每年推動3家企業實施股權融資。[牽頭單位:市政府金融辦;責任單位:市科技工信局,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五)實施人才培育工程
12. 大力培養人才。支持和引導職業學校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合作辦學,建設學生實訓基地、創新創業實習見習基地。鼓勵中小企業參與職業技能大賽活動,培養和穩定技能人才隊伍。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人才培訓計劃,每年培訓中、高級人才30人;重點培訓高級經營管理人才,每年培訓10人,推動中小企業職工培訓全覆蓋。[牽頭單位:市教育局;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科技工信局,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13. 積極引進人才。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積極開展多渠道人才引進工作,及時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薦所需人才。定期舉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人才招聘會,搭建企業與高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供需對接平臺。每年開展對接人才招聘會5場次。[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工信局,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六)實施精準服務工程
14. 加快綜合類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省級中小微企業核心服務機構、省級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點對點”的技術創新、數字化應用、投融資等專業精準服務,每年對優質服務機構開展的低收費和公益性服務給予服務業務補助。培育一批省級中小微企業核心服務機構、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創業創新基地。[牽頭單位:市科技工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15. 深化專家指導服務。推動建立專家服務團,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或志愿服務的方式,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專家管理咨詢與診斷服務,提出解決思路和改進方案,補齊企業發展短板。[牽頭單位:市科技工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由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領導、協調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計劃,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協同推進各項工作。各成員單位要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形成“橫向協同配合、縱向推動落實,條塊結合、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責任單位: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二)強化政策保障。各成員單位、經開區管委會和各鄉鎮(街道)要支持企業向上爭資爭項,積極主動抓好政策兌現工作,及時撥付中央、省級獎補資金,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責任單位:市科技工信局、市財政局,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三)抓實督促考核。各相關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于每月25日前將本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情況報送至市科技工信局中小企業辦公室(市行政中心0248辦公室;聯系人:李智;聯系電話:56712172)。市科技工信局要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實行月分析、季考核,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全市產業強市“百十億”工程績效考核。[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單位,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
(四)加大宣傳力度。加大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政策措施宣傳力度,及時總結和推廣好經驗、好做法,選樹一批先進典型,引領更多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工信局,經開區管委會,各鄉鎮(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