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省市項目實時資訊
福利來了,作為界首市工業類企業可以申報以下這些政策,申報補助標準詳細如下。
一、支持工業項目建設
1.支持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對列入界首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統計項目庫的重點工業項目,給予其前期工作經費(主要包括編制項目核準或備案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節能評估報告、地質勘探、規劃文本設計)實際支出50%的補助,項目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及以上(不含土地價款),最高不超過40萬元;項目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及以上(不含土地價款),最高不超過80萬元。
2.支持企業項目建設。對于固定資產投資在億元以上、投資強度每畝不低于200萬元(隨國家政策相應調整)單獨選址新增工業用地項目,經核定后,一次性給予實際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3%-7%的扶持資金獎補。
3.支持企業擴能提質。把改造提升存量產業與發展新興產業相結合,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對于新建工業項目按照省或阜陽市獎勵資金的20%給予配套支持,對于技術改造項目按照省或阜陽市獎勵資金的30%給予配套支持。對當年新列入界首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庫的50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每增加一個給予相關單位3萬元獎勵。
4.支持企業“機器換人”。對于年度購置工業機器人(自由度≥3)的企業,按照省或阜陽市獎補資金的50%給予配套支持,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二、支持企業加快發展
5.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對銀行貸款總額200萬元以上的規模以下工業企業、銀行貸款總額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按照阜陽市貼息資金的20%給予配套補助。
6.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對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30億元、50億元、80億元、100億元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企業管理團隊50萬元、80萬元、100萬元、150萬元、2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年主營業務收入1—5億元、5—10億元,增速分別超過全市平均增速10個百分點、5個百分點的企業,新增對財政貢獻的地方受益部分全額獎勵給企業。
7.鼓勵企業規模發展。對當年新認定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分別給予企業和相關部門3萬元、2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8.支持企業宣傳推介。對參加統一組織的境內外展會的企業,每個標準展位補貼展位費的50%,最高不超過5萬元人民幣。對在本地牽頭召開國內外行業發展高端論壇或年會等重要行業活動的企業,一次性給予總費用50%補貼,最高不超過20萬元。對于參加省經信廳組織的“精品安徽”央視宣傳推介的企業,在省市級獎補基礎上,按企業最終實際支出宣傳推廣費的30%給予獎補。高鐵冠名的,按冠名費用實際支付金額的10%予以獎補。
三、支持企業創優發展
9.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對當年新認定為國家、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當年新認定為國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的企業,分別給予3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當年新認定為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當年新認定為國家、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2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獲得“創客中國”安徽省創新創業大賽一、二、三等獎的項目,每個分別給予50萬元、25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成功承辦省級及以上工業設計大賽(專項賽)的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補。
10.支持示范企業發展。對當年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當年獲得國家、省級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當年獲得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企業、單項冠軍產品的,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當年獲得國家級、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當年新認定的省級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標準化示范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
11.支持工業產品創新。對新認定為“首臺套、首批次和首版次”的,按照省獎補資金的40%給予配套補助。對當年新認定的省級工業精品,每個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當年新認定的省級新產品,每個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補。
12.支持示范基地和服務平臺建設。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的,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補。
四、支持綠色制造
13.支持綠色制造示范試點。對新獲得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認證的,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獲評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的,給予阜陽市獎勵資金的20%配套支持。對新獲得國家級綠色產品的,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獲評國家級綠色園區的,分別給予園區和相關單位各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14.支持企業節能環保提升。對獲得省級節水型企業稱號的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首次通過省級清潔生產審核(非強制性)的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在工業領域實施節能環保“五個一百”行動中列入推介目錄(名單)的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補。
15.支持企業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對工業集聚區內企業合法合規新建的多層廠房,當年通過土地復核驗收,且容積率≥1.5的(國家級開發區≥1.8),超出容積率的面積,按照15元/平方米給予一次性獎勵。對“騰籠換鳥”引進的工業或生產性服務業,被列入市重點項目的企業,給予相應獎勵。
五、支持數字經濟發展和智能制造
16.支持兩化融合示范引領。對通過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的企業,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獲批的國家級、省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經評估實現初級登云、深度登云的企業,分別獎勵5000元、1萬元;獲得省級“優秀上云案例”稱號的企業,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的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
17.支持智能制造。對新獲得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企業,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新認定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獲批省級優秀智能硬件產品的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補。
18.支持企業信息消費示范。對新認定國家信息消費示范項目的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新認定省級信息消費體驗中心、信息消費創新產品的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補。
六、強化激勵表彰
19.設立“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從市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中設立不少于1億元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本著獎新、獎增、差異化獎勵的原則,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創新型企業、智能制造項目、技術改造項目、綠色制造項目、數字經濟項目等,鼓勵引導企業做大做強,轉型升級。凡在界首市區域內注冊并依法納稅、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和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環保手續齊全、排放達標、完成節能降耗目標的工業企業,可享受專項資金支持。
20.開展企業綜合考評。按照企業綜合考評辦法,對綜合考評排名居于前列的企業,分別授予“金銀銅牌”,予以表彰;對全年財政貢獻前10且畝均1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授予“界首市財政突出貢獻企業獎”;每兩年開展“界首市功勛企業家”評選活動,對評選出的前十位企業家授予“界首市功勛企業家”稱號,并給予相應獎勵。
21.設立發展貢獻獎。每年對在服務工業經濟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反映良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評選出先進園區前3名,分別獎勵15萬元、12萬元、10萬元;先進鄉鎮前3名,分別獎勵10萬元、8萬元、6萬元;服務發展先進單位15名,各獎勵5萬元,其中,獎金的30%用于獎勵單位主要負責人,其余獎勵相關有功人員。服務發展先進個人20名,各獎勵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