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省市項目實時資訊
今年,霍山縣企業申請的獎勵扶持政策比較多,根據最近省農業廳開展的農業項目中,有一項霍山縣農業企業可以開展申請的獎勵政策,主要根據2020年省財政撥付我縣稻谷補貼資金為941萬元,為切實發揮財政資金的補貼政策效應和引導鼓勵作用,根據上述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了2020年稻谷補貼資金。相關霍山縣稻谷補貼資金申請要求和流程標準:
補貼一、霍山縣稻谷補貼資金申請主要對稻谷生產者補貼
補貼對象要求為全縣范圍內合法耕地(即通過合法程序獲得合法經營權)上的稻谷實際生產者,包括農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
霍山縣稻谷補貼程序:
由各村(居)委會負責水稻種植面積、發放清冊登記、公示等工作,各鄉鎮完成審核、匯總、再公示等工作后上報,農業農村局和財政局抽查復核后,確定我縣稻谷補貼畝均標準,于7月25日前通過惠民系統“一卡通”打卡發放。
霍山縣稻谷補貼標準要求:
(1)根據省級要求,今年稻谷補貼向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傾斜。同一經營主體在不同鄉鎮所實際種植的,按屬地管理原則,不累加統計。全縣單戶種植100畝以下(不含)的實際面積計107985.75畝,畝均補貼66.03元;100畝以上(含)計16730.04畝,畝均補貼80元。
(2)資金安排要求,安排下達稻谷補貼資金總額的90%用于補貼今年的水稻實際種植者,補貼資金額為941萬元×90%=846.9萬元,其中補貼單戶種植100畝以下(不含)的713.05968萬元,補貼100畝以上(含)133.84032萬元。
補貼二、霍山縣種植結構調整補貼申請
安排下達稻谷補貼資金總額的10%用于種植結構調整資金,即941萬元×10%=94.1萬元。為進一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提高水稻優勢產區穩面積提產量能力的積極性,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今年種植結構調整資金主要支持我縣已劃定的水稻生產面積較大的糧食生產功能區鄉鎮,用于開展水稻生產相關的種植結構調整工作。根據上述鄉鎮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新型經營主體數量、農機農藝集成技術推廣示范、項目資金使用和管理考評等因素綜合考慮,將資金分配并切塊下達給相關鄉鎮。
霍山縣種植結構調整補貼申請四項要求方案:
申請要求一、支持綠色優質稻谷生產。
為加快我縣水稻生產領域“三品一標”申報,圍繞推廣綠色生產方式,立足自然資源稟賦和生產環境優勢,強化源頭治理、過程管控和質量追溯,確保稻谷品質優良和質量安全,促進水稻生產和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擴大,支持開展有機稻、蝦田稻等優質稻谷生產。對取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或有機轉換認證證書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給予一次性獎補。對按照稻蝦生產技術規程要求、實施稻蝦共生栽培模式從事綠色優質稻谷生產面積50畝以上的給予種養補貼。
申請要求二、支持發展水稻訂單生產。
以現代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和家庭農場為紐帶,通過要素、產業和利益的緊密鏈接,實現糧食全價值鏈的利益共享。引導現代農業企業通過品牌運營和稻谷生產服務主體簽訂產供銷等合作內容的協議,強化契約落實,實現互利共贏。對當年簽訂稻谷收購訂單價格不低于國家最低收購保護價、單個主體當年落實訂單面積不低于500畝的給予補助。
申請要求三、支持糧食市場化加工收購。
為加快推進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積極探索市場化收購的新模式,改革完善糧食收儲機制,積極穩妥地加快消化糧食不合理庫存,實現糧食高效、便捷、有序的流通,對年收購加工稻谷不低于1000噸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開展稻谷收購加工的給予補助。
申請要求四、支持晚稻、再生稻生產。
圍繞糧食生產“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的工作要求,以實現確保全縣糧食生產任務目標完成為重點,鼓勵符合條件的新型經營主體種滿種足。對實施面積不低于100畝、相對集中連片、按照生產技術操作規程要求發展晚稻、再生稻生產的給予補助。
以上為霍山縣稻谷補貼資金申請要求和流程標準,霍山縣各項補貼咨詢0551-65300518 或直接撥打 187 5515 0022對政策直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