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省市項目實時資訊
“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創新。”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創新”,主旨明確,意蘊深刻,從治國理政的全局高度,深刻闡釋創新的重要作用,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強化創新驅動、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指明方向,也為“十三五”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注入了強大力量。
創新,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發展的主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連續5年“下團組”強調“創新”,不僅是對各領域創新發展工作的肯定和激勵,也展現了對國家發展長遠大局的信心,體現了黨中央對創新發展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公開講話和相關報道中,“創新”一詞頻頻出現。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創新”位居首位。近年來的政府工作報告,“創新”也成為不斷出現的高頻率詞匯。“兩會時間”代表委員熱議創新,構筑了春天里的一道亮麗風景。創新,已經在國家發展中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給知識產權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新的要求、新的挑戰。
知識產權制度是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撐,《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對新時期知識產權工作作出了明確定位。伴隨著創新發展的實踐,知識產權作為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正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近年來知識產權工作突破連連,碩果累累,知識產權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對創新驅動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一系列國際領先的重大創新成果、發展成就,無不鐫刻著知識產權激勵創新和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印記,銘記著知識產權光輝的足跡。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士國際商學院共同發布的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首次躋身世界創新前25強,這標志著中等收入國家首次加入了高度發達經濟體行列。
進入“十三五”,中國經濟處于改革攻堅的關鍵期,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結構升級,依靠創新化蛹成蝶,迫切需要知識產權發揮作用,提供支撐。因此,知識產權同樣面臨著改革創新的新任務、新課題。當前,盡管我國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數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知識產權大而不強、多而不優、保護不力、運用不足,以及核心專利少、品牌價值小、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增加值偏低、多頭分散管理效能低下等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開展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完善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體系,擼起袖子真抓實干,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為創新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和更加有力的支撐。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在“十三五”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新征程上,我們要凝聚起創新驅動發展的強大合力,攻堅克難,奮發有為,讓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為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應有的貢獻。
信息摘自知識產權報
“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創新。”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創新”,主旨明確,意蘊深刻,從治國理政的全局高度,深刻闡釋創新的重要作用,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強化創新驅動、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指明方向,也為“十三五”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注入了強大力量。
創新,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發展的主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連續5年“下團組”強調“創新”,不僅是對各領域創新發展工作的肯定和激勵,也展現了對國家發展長遠大局的信心,體現了黨中央對創新發展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公開講話和相關報道中,“創新”一詞頻頻出現。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創新”位居首位。近年來的政府工作報告,“創新”也成為不斷出現的高頻率詞匯。“兩會時間”代表委員熱議創新,構筑了春天里的一道亮麗風景。創新,已經在國家發展中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給知識產權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新的要求、新的挑戰。
知識產權制度是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撐,《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對新時期知識產權工作作出了明確定位。伴隨著創新發展的實踐,知識產權作為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正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近年來知識產權工作突破連連,碩果累累,知識產權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對創新驅動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一系列國際領先的重大創新成果、發展成就,無不鐫刻著知識產權激勵創新和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印記,銘記著知識產權光輝的足跡。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士國際商學院共同發布的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首次躋身世界創新前25強,這標志著中等收入國家首次加入了高度發達經濟體行列。
進入“十三五”,中國經濟處于改革攻堅的關鍵期,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結構升級,依靠創新化蛹成蝶,迫切需要知識產權發揮作用,提供支撐。因此,知識產權同樣面臨著改革創新的新任務、新課題。當前,盡管我國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數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知識產權大而不強、多而不優、保護不力、運用不足,以及核心專利少、品牌價值小、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增加值偏低、多頭分散管理效能低下等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開展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完善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體系,擼起袖子真抓實干,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為創新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和更加有力的支撐。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在“十三五”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新征程上,我們要凝聚起創新驅動發展的強大合力,攻堅克難,奮發有為,讓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為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應有的貢獻。
信息摘自知識產權報
- 上一個:讓知識產權做創新發展“頂梁柱”
- 下一個:安慶市新增5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