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省市項目實時資訊
創新創業需要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近年來,亳州市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大力推進人才強市戰略,積極尋求外部優勢人才資源,加快搭建高校政府合作的平臺,創新與省內外高校等單位的合作機制,開展“柔性引進”人才工作,走出了一條政府“搭橋”、人才企業“牽手”的合作共贏之路。
以“產學研”為紐帶發揮高校人才作用
針對企業轉型升級動力不足的難題,亳州市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結合省、市調轉促“4105”行動計劃,推動亳州市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積極爭取省內外高校支持,舉辦2015年亳州市產學研合作暨科技成果推介會,來自浙江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等6所高校的30余位專家帶來的397項內容豐富、覆蓋面廣的科研成果與亳州市80余家企業提供的148條技術難題和技術需求進行充分對接,達成合作意向20余項,促進了高校與我市企業深度融合。
亳州市堅持“不為所有、只為所用”的原則,鼓勵企業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聚集人才,引導企業根據產業特點和技術需要“柔性引進”省內外高校高層次人才,幫助企業開展技術攻關、科研創新、項目合作等。在省、市產業創新團隊帶頭人遴選中,亳州市企業積極從高校尋求支持,共有11位帶頭人是省內高校副教授以上的高層次人才。在省兩屆“特支計劃”評選中,亳州市共有9人入選,位居皖北前列,其中2人是與在亳企業合作的高校高層次人才。“十二五”期間,亳州市通過技術入股、合作經營、利潤分成、聘請顧問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共引進高校優秀人才36人,開展項目合作17項。
與高校共建人才培訓長效機制
2012年,亳州市創新人才培訓工作機制,拓尋人才培訓新途徑,與省屬高校開展合作,探索共建人才培訓基地,切實提升培訓效果。市住建委、衛計委、經信委等單位先后與安徽建筑工業大學等高校達成合作意向,簽署了人才培訓協議,并掛牌成立了人才培訓基地。
為提升培訓效果,亳州市認真選拔培訓對象,優先選拔那些有發展潛力、綜合素質較高的年輕人才參加培訓,并對培訓活動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真正把培訓工作落到實處、抓出實效。同時,合作高校針對不同學歷、不同類型的人才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方案,在課程設置上強化需求導向,以豐富而實效的培訓內容為主,實施靈活的培訓模式,不搞“一刀切”,進一步提高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幾年來,全市共組織11批次620余名各類人才到高?;亻_展培訓。
在開展培訓的同時,亳州市與合作高校不斷拓寬合作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委托高校選派專家教授在“藥都論壇”、“亳州人才講壇”授課或舉辦專題講座,幫助我市企事業單位解決技術難題、開展科研項目合作,并積極為亳州市領導干部提供學習考察、交流共進的機會。2012年以來,合作高校共選派18名專家教授來亳提供支持或舉辦講座,與高校開展項目合作13項。
“外請內送”做好各類人才掛職工作
選派省屬高校優秀人才來亳掛職。2015年,亳州市積極爭取省委教育工委支持,從安徽大學、安徽師范大學等14所省屬高校選派24名專家學者到我市縣區教育、住建、農業等部門掛職。定期對掛職人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通報,確保掛職工作取得實效。一年來,24名掛職人才共為基層發展辦實事156件,解決技術難題42個,開展項目合作15個,人才優勢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選派有潛力的專業技術人才赴蕪湖掛職鍛煉。從全市選派23名有發展潛力的年輕優秀人才赴蕪湖對口部門掛職鍛煉。通過掛職學習,掛職人才進一步開拓了眼界,開闊了思路,學習借鑒了蕪湖的先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