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省市項目實時資訊
一是抓幫扶,促進企業總量提升。扎實推進“三個幫扶機制”,落實市委常委、副市長精準幫扶擬上市(掛牌)企業和重點工業企業機制以及縣區和市直部門聯系幫扶可能升為規上企業機制,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類會展,幫助開拓市場。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全年開展各類培訓12場以上,培訓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領軍人才1000人次以上。力爭2017年凈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0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
二是抓發展,促進重點項目建設。按照“235”產業發展路徑,滾動實施70個億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全年力爭完成技改投資200億元。積極推進中安煤化工項目復工和宏泰鋼鐵重組,推進平安開誠消防滅火偵查機器人、菲利普斯環保設備產業園等一批智能裝備項目,煤礦安全改造、火電機組超潔凈排放、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綠色新型建材制造、唐興機械巖石破碎頂管機等一批技改項目。
三是抓創新,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企業技術中心,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力爭全年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市級8家。鼓勵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開發新產品,努力實現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1.1%。加大安徽工業精品培育力度,重點培育4個“安徽精品”。深入推進“兩化融合”,培育省級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4戶,認定市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6戶,建設“互聯網+智慧企業”100家。積極推進“寬帶淮南”建設,扎實推進三網融合,加快農村寬帶網絡建設,力爭全年全市固定寬帶用戶普及率達16%、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達45%。
四是抓短板,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大力實施民營經濟提升工程,加快培育市場主體,今年計劃新增民營企業4500戶,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戶。積極搭建創業載體,進一步完善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和服務大廳公共服務功能,培育1-2個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全年孵化企業不低于100戶。健全金融擔保體系,全年為小微企業解決續貸周轉資金20億元,發放稅融通業務貸款10億元,發放小微企業“政銀擔”貸款業務15億元。
五是抓落實,促進惠企政策兌現。抓好政策落實,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市出臺的一系列調轉促的政策和措施。充分發揮資金的撬動作用,將參加國內外大型高端裝備制造業展覽會、行業專業展會的企業,開展海外廣告宣傳、國際研發合作、開設海外機構辦公場所的企業;采購本地產品的企業和中標企業;獲得首臺套認定的企業和使用本市生產的首臺套重點新產品的企業;新認定的工業設計中心等4項內容納入5000萬元工業獎補資金支持范圍。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開展地方性企業負擔綜合評價和涉企收費專題調研,對市政府降成本減輕實體經濟企業負擔政策進行督查,確保各項減負政策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