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省市項目實時資訊
2016年,對于全椒縣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年份,該縣加強企業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引導和支持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進企業創新平臺建設,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建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搭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平臺。
滁州興達機電在2016年年初投入3000多萬元,進行技術改造,并購置14臺臥式加工中心和1臺進口珩磨機,建成了一條汽油發動機缸體生產線。投產后,使產品工藝水平得到了國內領先水平,產量也大幅提高。現在產品主要配套給眾泰轎車、華晨鑫源、東風小康等汽車廠家,僅這一條生產線,當年新增銷售收入7000多萬元。
政府的支持和鼓勵,讓中小企業煥發勃勃生機。截止目前,全縣共有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8個,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個,其中省級1個,省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個,博士后工作站1個,“專精特新”企業3個,“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國家貫標試點1個、省級2個、市級13個。
面對取得的成績,全椒縣對2017年信心滿滿,準備在152家規模企業中擬重點培育6家有技術中心的企業申報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在已有的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擬培育3家企業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組織4家企業申報市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但誰都知道,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還會面臨很多困難,需要政府的扶持。滁州興達機電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武昌兵告訴筆者,除了技改項目支持,政府還從水、電、氣、社保、稅收等諸多方面幫助企業減輕負擔,降低成本,為企業節約成本200多萬元。
2016年,全椒縣委、縣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降低工業企業運行成本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意見》、《關于印發企業城鎮土地使用稅財政獎勵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從降低要素成本、稅負負擔、融資成本、市場開拓成本、改造提升成本等方面切實減輕企業負擔??h財政已發放各項獎勵1200萬元,兌現土地使用稅財政補貼2000萬元。
為切實緩解企業還貸壓力,減輕企業財務成本,全椒縣設立續貸過橋資金。2016年累計為188戶中小企業解決過橋資金7.91億元,過橋資金周轉率達到22次。同時,為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縣擔保公司擔保費率由1.5%下調為1%,全年累計為197戶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貸款8.47億元,減少財務成本支出近500萬元。以安徽旭能光伏電力有限公司為例,這是一家出口型企業,2016年,企業簽下大筆出口訂單,但缺少流動資金。全椒縣政府及相關部門通過擔保公司擔保的方式,及時為企業提供了4000多萬元的“過橋資金”,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全椒縣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把幫扶工作落到實處,全椒縣注重強化幫扶載體建設,健全幫扶責任機制,實行統籌謀劃、分類幫扶。整合機構,加強縣企業幫扶中心建設,建立縣級領導聯系企業制度,進一步落實幫扶責任。該縣還在全市首創開展“七幫”,即傳統企業幫轉型、新興企業幫成長、優質企業幫上市、低效企業幫提升、僵尸企業幫盤活、重點項目幫進度、成長性企業幫升規、生產下降企業幫產銷,在全縣遴選117個企業(項目),進行重點幫扶。
強有力的幫扶措施,健全的制度,深度的謀劃,成績斐然:全縣規模以上企業數已達到152戶(不含供電公司),超額完成既定目標。增長率為17.8%,在全市排位第一。全縣152戶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95.3億元,同比增長10.7%。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41.1億元。全縣10億元以上企業已達到2戶,億元以上企業數51戶,比上年增加6戶。億元以上項目開工、投產也得到了保障:禹王防水、中廣核風電等9個億元以上項目竣工投產,中圣清潔能源、亞士科技等11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龍源風電、天安新材料等10個億元項目達產。
信息摘自滁州日報
2016年,對于全椒縣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年份,該縣加強企業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引導和支持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進企業創新平臺建設,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建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搭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平臺。
滁州興達機電在2016年年初投入3000多萬元,進行技術改造,并購置14臺臥式加工中心和1臺進口珩磨機,建成了一條汽油發動機缸體生產線。投產后,使產品工藝水平得到了國內領先水平,產量也大幅提高。現在產品主要配套給眾泰轎車、華晨鑫源、東風小康等汽車廠家,僅這一條生產線,當年新增銷售收入7000多萬元。
政府的支持和鼓勵,讓中小企業煥發勃勃生機。截止目前,全縣共有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8個,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個,其中省級1個,省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個,博士后工作站1個,“專精特新”企業3個,“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國家貫標試點1個、省級2個、市級13個。
面對取得的成績,全椒縣對2017年信心滿滿,準備在152家規模企業中擬重點培育6家有技術中心的企業申報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在已有的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擬培育3家企業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組織4家企業申報市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但誰都知道,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還會面臨很多困難,需要政府的扶持。滁州興達機電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武昌兵告訴筆者,除了技改項目支持,政府還從水、電、氣、社保、稅收等諸多方面幫助企業減輕負擔,降低成本,為企業節約成本200多萬元。
2016年,全椒縣委、縣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降低工業企業運行成本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意見》、《關于印發企業城鎮土地使用稅財政獎勵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從降低要素成本、稅負負擔、融資成本、市場開拓成本、改造提升成本等方面切實減輕企業負擔??h財政已發放各項獎勵1200萬元,兌現土地使用稅財政補貼2000萬元。
為切實緩解企業還貸壓力,減輕企業財務成本,全椒縣設立續貸過橋資金。2016年累計為188戶中小企業解決過橋資金7.91億元,過橋資金周轉率達到22次。同時,為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縣擔保公司擔保費率由1.5%下調為1%,全年累計為197戶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貸款8.47億元,減少財務成本支出近500萬元。以安徽旭能光伏電力有限公司為例,這是一家出口型企業,2016年,企業簽下大筆出口訂單,但缺少流動資金。全椒縣政府及相關部門通過擔保公司擔保的方式,及時為企業提供了4000多萬元的“過橋資金”,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全椒縣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把幫扶工作落到實處,全椒縣注重強化幫扶載體建設,健全幫扶責任機制,實行統籌謀劃、分類幫扶。整合機構,加強縣企業幫扶中心建設,建立縣級領導聯系企業制度,進一步落實幫扶責任。該縣還在全市首創開展“七幫”,即傳統企業幫轉型、新興企業幫成長、優質企業幫上市、低效企業幫提升、僵尸企業幫盤活、重點項目幫進度、成長性企業幫升規、生產下降企業幫產銷,在全縣遴選117個企業(項目),進行重點幫扶。
強有力的幫扶措施,健全的制度,深度的謀劃,成績斐然:全縣規模以上企業數已達到152戶(不含供電公司),超額完成既定目標。增長率為17.8%,在全市排位第一。全縣152戶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95.3億元,同比增長10.7%。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41.1億元。全縣10億元以上企業已達到2戶,億元以上企業數51戶,比上年增加6戶。億元以上項目開工、投產也得到了保障:禹王防水、中廣核風電等9個億元以上項目竣工投產,中圣清潔能源、亞士科技等11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龍源風電、天安新材料等10個億元項目達產。
信息摘自滁州日報
- 上一個:銅陵市3家眾創空間成功入列眾創空間
- 下一個:蚌埠市增強研發實力促進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