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省市項目實時資訊
近年以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按照“全省爭先、皖北領先、蚌埠率先”的發展目標,圍繞“工業強縣、農業固縣、生態立縣”的發展戰略,緊扣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工作要求,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質量,工業經濟規模和質量效益實現“雙提升”。
一是工業經濟平穩運行。2016年,全縣新增規模以上企業7家,達到250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80.2億元,同比增長12.1%;工業用電量3.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0.1%,總量及增幅均列皖北縣區第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總產值的比例分別達到30%、28.3%。實現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20.6億元,增長13.8%。
二是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實施了“496”調轉促行動計劃,著力推進工業轉型,重點發展裝備制造及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三大支柱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76.2%。借助市政府授牌的專用電子器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的機遇,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植,2016年戰略性新興企業產值達到165億,占全縣規上總產值的29.5%,戰略性新興企業總數達到42家,企業后勁和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三是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嚴格落實重大項目建設四督四保政策,加強對工業項目的調度和跟蹤服務,2016年以來,已有36個重點工業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182.25億元,45個工業項目建成投產。
更多科技項目申報資訊請點擊:wotao.com
近年以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按照“全省爭先、皖北領先、蚌埠率先”的發展目標,圍繞“工業強縣、農業固縣、生態立縣”的發展戰略,緊扣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工作要求,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質量,工業經濟規模和質量效益實現“雙提升”。
一是工業經濟平穩運行。2016年,全縣新增規模以上企業7家,達到250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80.2億元,同比增長12.1%;工業用電量3.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0.1%,總量及增幅均列皖北縣區第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總產值的比例分別達到30%、28.3%。實現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20.6億元,增長13.8%。
二是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實施了“496”調轉促行動計劃,著力推進工業轉型,重點發展裝備制造及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三大支柱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76.2%。借助市政府授牌的專用電子器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的機遇,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植,2016年戰略性新興企業產值達到165億,占全縣規上總產值的29.5%,戰略性新興企業總數達到42家,企業后勁和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三是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嚴格落實重大項目建設四督四保政策,加強對工業項目的調度和跟蹤服務,2016年以來,已有36個重點工業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182.25億元,45個工業項目建成投產。
更多科技項目申報資訊請點擊:wotao.com
- 上一個:池州市新增1家省級眾創空間
- 下一個:黃山市技術合同登記工作獲省通報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