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新企業資訊
安徽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的主要任務是: 突出需求和應用導向,聚焦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支持產業技術攻關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先進技術成果推廣應用示范,為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科技支撐。
(一)高新技術領域:支持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研儀器設備等研發和應用,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二)農業農村領域:支持農業新品種選育、農業技術創新和示范推廣應用,引領支撐農業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
(三)社會發展領域:支持人口健康、資源環境、生物醫藥、防災減災、城市發展、公共安全等社會民生領域技術研發,支持開展技術創新和示范推廣應用,提升科技惠民能力和水平。
(四)對外合作領域:支持與境外以及長三角地區等單位聯合開展技術攻關,開展科技援藏援疆援青工作,提升我省科技創新開放度。
(五)科技扶貧領域:面向大別山等貧困革命老區、皖北地區和省級以上貧困縣,通過產學研合作方式開展技術成果示范推廣應用,支持當地特色產業發展。
申報電話:0551-65300258
下面是管理職責
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實行項目主持人負責制,省科技廳、項目歸口管理單位、項目承擔單位按職責分級管理。
省科技廳是計劃組織實施主管部門,各市科技局、有關主管部門(單位)是項目歸口管理單位,項目承擔單位是項目實施和資金管理使用責任主體,項目主持人是項目實施的主要組織承擔者和資金使用的直接責任人。
省科技廳的主要職責:
(一)研究制定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相關管理辦法;
(二)組織編制和發布項目申報指南;
(三)組織編制年度項目資金預算,研究確定年度項目立項及資金分配方案;
(四)組織開展項目受理、形式審查、評審論證、實施過程管理、監督檢查、績效評價、驗收等工作,批準項目立項,與項目承擔單位簽訂項目任務書;
(五)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的重大問題;
(六)組織開展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情況統計,負責項目科技報告管理,協調推動項目成果轉化應用和信息共享;
(七)負責項目管理、實施和參與主體的科研誠信管理。
項目歸口管理單位的主要職責:
(一)負責本地區、本單位項目申報、初審和推薦工作;
(二)與項目承擔單位、省科技廳共同簽訂項目任務書;
(三)督促項目承擔單位落實自籌資金,按計劃組織項目實施,監督資金使用,及時報告項目實施過程中重大進展或出現的重大問題等;
(四)受省科技廳委托,參與或協助組織項目監督檢查、績效評價和驗收等工作;
(五)推動項目成果轉化應用和信息共享。
項目承擔單位的主要職責:
(一)按指南要求組織申報項目,與項目歸口管理單位、省科技廳簽訂項目任務書;
(二)負責落實項目自籌資金、項目實施必需的設備、場地和人員支持等保障條件;
(三)建立健全科研、財務、誠信等內部管理制度;
(四)落實激勵科研人員相關政策措施,開展項目成果應用和信息共享;
(五)按項目任務書約定,及時申請驗收,對項目實施形成的科技成果及時進行登記;
(六)履行科技保密、科研誠信等責任和義務,對項目實施形成的知識產權和固定資產按規定進行管理,做好項目資料的檔案管理等工作。
項目主持人的主要職責:
(一)確保項目申報材料的真實性、有效性,據實編制項目預算和績效目標;
(二)按照項目任務書約定組織實施項目,依法依規使用項目資金,按期完成項目目標任務;
(三)及時報告項目實施中的重大進展和出現的重大問題,按程序報批需要調整的重大事項;
(四)建立項目日志管理制度,據實記錄、真實反映科研項目研究過程及資金使用情況;按要求編報科技報告以及資金使用報告,并確保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五)接受并配合省科技廳、項目歸口管理單位對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績效評價;
(六)履行知識產權保護、科技保密、科研誠信等責任和義務,促進項目成果轉化應用和信息共享。
關于申報條件如下:項目申報單位應為安徽省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單位,有較強的創新能力、人才和科研基礎條件保障,運行管理規范,科研信用記錄良好。項目主持人應為申報單位在職或為項目實施而正式聘用的人員,具有領導和組織開展創新性研究的能力,保證有足夠的時間投入研究工作,科研信用記錄良好,截至申報時沒有主持在研省級(含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課題)(不包括自然科學基金和后補助、績效獎勵類項目)。項目由兩個及以上單位合作申報的,牽頭單位應與各合作單位簽訂協議,明晰各方責任、承擔的工作任務及項目資金額度,項目實施形成的固定資產及科技成果權益歸屬等。同一項目已獲取省財政資金資助或已通過其它渠道申請財政資助的,不得重復申報。
安徽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實行無償資助、分檔支持的方式,省分別給予每個項目最高200萬元的資助,具體分檔支持額度在申報通知中明確。其中由企業承擔的項目,承擔單位投入應不低于項目資金總投入的60%。
項目總經費原則上不予調整,省財政資助少于申請單位申請額度時,差額部分由申請單位自籌解決;若申請單位不能或不愿補足差額,取消項目立項資格。
申請咨詢電話:0551-65300258 或 13339105710 (微信同號)
安徽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的主要任務是: 突出需求和應用導向,聚焦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支持產業技術攻關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先進技術成果推廣應用示范,為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科技支撐。
(一)高新技術領域:支持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研儀器設備等研發和應用,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二)農業農村領域:支持農業新品種選育、農業技術創新和示范推廣應用,引領支撐農業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
(三)社會發展領域:支持人口健康、資源環境、生物醫藥、防災減災、城市發展、公共安全等社會民生領域技術研發,支持開展技術創新和示范推廣應用,提升科技惠民能力和水平。
(四)對外合作領域:支持與境外以及長三角地區等單位聯合開展技術攻關,開展科技援藏援疆援青工作,提升我省科技創新開放度。
(五)科技扶貧領域:面向大別山等貧困革命老區、皖北地區和省級以上貧困縣,通過產學研合作方式開展技術成果示范推廣應用,支持當地特色產業發展。
申報電話:0551-65300258
下面是管理職責
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實行項目主持人負責制,省科技廳、項目歸口管理單位、項目承擔單位按職責分級管理。
省科技廳是計劃組織實施主管部門,各市科技局、有關主管部門(單位)是項目歸口管理單位,項目承擔單位是項目實施和資金管理使用責任主體,項目主持人是項目實施的主要組織承擔者和資金使用的直接責任人。
省科技廳的主要職責:
(一)研究制定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相關管理辦法;
(二)組織編制和發布項目申報指南;
(三)組織編制年度項目資金預算,研究確定年度項目立項及資金分配方案;
(四)組織開展項目受理、形式審查、評審論證、實施過程管理、監督檢查、績效評價、驗收等工作,批準項目立項,與項目承擔單位簽訂項目任務書;
(五)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的重大問題;
(六)組織開展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情況統計,負責項目科技報告管理,協調推動項目成果轉化應用和信息共享;
(七)負責項目管理、實施和參與主體的科研誠信管理。
項目歸口管理單位的主要職責:
(一)負責本地區、本單位項目申報、初審和推薦工作;
(二)與項目承擔單位、省科技廳共同簽訂項目任務書;
(三)督促項目承擔單位落實自籌資金,按計劃組織項目實施,監督資金使用,及時報告項目實施過程中重大進展或出現的重大問題等;
(四)受省科技廳委托,參與或協助組織項目監督檢查、績效評價和驗收等工作;
(五)推動項目成果轉化應用和信息共享。
項目承擔單位的主要職責:
(一)按指南要求組織申報項目,與項目歸口管理單位、省科技廳簽訂項目任務書;
(二)負責落實項目自籌資金、項目實施必需的設備、場地和人員支持等保障條件;
(三)建立健全科研、財務、誠信等內部管理制度;
(四)落實激勵科研人員相關政策措施,開展項目成果應用和信息共享;
(五)按項目任務書約定,及時申請驗收,對項目實施形成的科技成果及時進行登記;
(六)履行科技保密、科研誠信等責任和義務,對項目實施形成的知識產權和固定資產按規定進行管理,做好項目資料的檔案管理等工作。
項目主持人的主要職責:
(一)確保項目申報材料的真實性、有效性,據實編制項目預算和績效目標;
(二)按照項目任務書約定組織實施項目,依法依規使用項目資金,按期完成項目目標任務;
(三)及時報告項目實施中的重大進展和出現的重大問題,按程序報批需要調整的重大事項;
(四)建立項目日志管理制度,據實記錄、真實反映科研項目研究過程及資金使用情況;按要求編報科技報告以及資金使用報告,并確保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五)接受并配合省科技廳、項目歸口管理單位對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績效評價;
(六)履行知識產權保護、科技保密、科研誠信等責任和義務,促進項目成果轉化應用和信息共享。
關于申報條件如下:項目申報單位應為安徽省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單位,有較強的創新能力、人才和科研基礎條件保障,運行管理規范,科研信用記錄良好。項目主持人應為申報單位在職或為項目實施而正式聘用的人員,具有領導和組織開展創新性研究的能力,保證有足夠的時間投入研究工作,科研信用記錄良好,截至申報時沒有主持在研省級(含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課題)(不包括自然科學基金和后補助、績效獎勵類項目)。項目由兩個及以上單位合作申報的,牽頭單位應與各合作單位簽訂協議,明晰各方責任、承擔的工作任務及項目資金額度,項目實施形成的固定資產及科技成果權益歸屬等。同一項目已獲取省財政資金資助或已通過其它渠道申請財政資助的,不得重復申報。
安徽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實行無償資助、分檔支持的方式,省分別給予每個項目最高200萬元的資助,具體分檔支持額度在申報通知中明確。其中由企業承擔的項目,承擔單位投入應不低于項目資金總投入的60%。
項目總經費原則上不予調整,省財政資助少于申請單位申請額度時,差額部分由申請單位自籌解決;若申請單位不能或不愿補足差額,取消項目立項資格。
申請咨詢電話:0551-65300258 或 13339105710 (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