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新企業資訊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中國科大在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共有9項成果或個人獲獎。
4月11日上午,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合肥召開,會議頒發了2018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中國科大共獲1項重大科技成就獎、2項自然科學一等獎、3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其中2項為參與完成單位),另有2項成果獲二等獎、1項成果獲三等獎。
據悉,俞書宏教授獲2018年度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獎,俞書宏教授長期從事無機材料的仿生合成和功能化研究,解決了國際上迄今難以制備仿生珍珠母等結構材料的難題,開辟了無機功能材料跨尺度可控合成的新途徑。引領了國際上仿生工程材料的研究。近年來,在面向應用的納米結構單元的宏量制備、宏觀尺度組裝體的功能化方向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潘建偉院士團隊完成的“城域量子通信組網技術”項目在合肥建成了世界上首個光量子電話網,第一次實現用量子密鑰對實時語音通信進行加密。首次實現全通型量子通信網絡,自主研發了量子通信終端設備、全通型光量子程控開關。項目獲安徽省科學進步一等獎。
郭國平教授團隊完成的項目“半導體柵型量子點的相干調控研究”,填補了國內半導體量子計算實驗研究空白并取得系列創新性成果,項目獲安徽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曾杰教授完成的“催化劑表界面配位結構的靜態調控和動態演化”項目揭示出催化劑表界面配位結構對催化反應的調控機制,對小分子活化過程中的配位問題提出了新的理解。該項目獲安徽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除此之外,中國科大作為參與完成單位的“工業園區有害氣體光學監測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面向語音語言新一代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及開放創新平臺”2項成果獲2018年度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同時,“太陽能光電轉換界面關鍵材料設計、修飾及性能調控”等3項成果榮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三等獎。
記者了解到,在此次獎勵大會上,皖西學院也榮獲兩項安徽省科技進步獎。近年來,皖西學院高度重視科研創新工作,在國家及省市科技創新政策的引領下,緊密圍繞大別山革命老區特色發展需求,積極探索地方高校應用型發展道路,全力推進科研體制機制改革,以應用性科學研究助推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提升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2018年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安徽省社會科學獎三等獎1項,六安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全國商業科技進步特等獎、中醫藥國際貢獻獎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三等獎、梁希林業科技獎三等獎、安徽省創新爭先獎各1項,全省“三項課題”研究優秀成果獎4項,累計獲得各類科研獎勵14項,有力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以及行業科技進步。
項目咨詢熱線:18755150022(微信同步) QQ:288139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