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新企業資訊
安徽省《關于推進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解讀材料
一、起草背景
2015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建設重大新興產業基地(以下簡稱“基地”)的重大決策部署。幾年來,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積極探索,創新推進24個基地建設,并取得顯著成效。根據統計,基地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高于同期規模以上工業9.5個百分點。同時,一系列管理機制逐步建立,成為我省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的特色做法,在全國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在基地建設引領帶動下,2018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1.4%。為進一步提升基地發展質量,推進基地建設再上新臺階,省政府出臺了《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皖政﹝2019﹞30號)。
二、總體考慮
(一)緊扣目標要求?!度舾纱胧飞钊胴瀼刂醒虢洕ぷ鲿h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財經委第一次會議部署,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聚焦提升產業鏈水平、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集群目標來謀劃制定。
(二)堅持問題導向。在全面梳理各方面問題的基礎上,《若干措施》主要針對基地規模不大、配套不強、發展分化、后勁不足等突出矛盾,針對性提出相關措施。
(三)注重務實管用。認真落實中央及省委提出的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相關要求,提出的具體措施力求可操作、能落地、真管用,同時對文字篇幅進行了精簡壓縮。
三、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若干措施》分為8個方面共20條措施。
(一)加強統籌謀劃。一是加強規劃引領,各設區市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研究制定《重大新興產業基地新三年(2019—2021年)建設規劃》。二是突出產業集聚。三是推進科學管理,全面推進基地建設“五個一”工作機制。
(二)提升產業鏈水平。一是對接科創資源,支持基地對接多源多點創新資源,推行“創新成果+開發園區+產業基金+‘三重一創’政策”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四融”模式。二是對接重大戰略,積極銜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三是引導戰略方向。率先在智能家電、新型顯示、芯片、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領域,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集群。
(三)完善支持政策。一是擴大政策覆蓋范圍,將“三重一創”支持政策中新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類項目門檻由一般項目5億元、產品技術水平國際領先或填補國內空白項目2億元,全部降低為1億元。二是充實“一事一議”政策內容,拓展到實際總投資20億元及以上,引領發展方向、具有先發優勢、填補省內空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類項目,以及關鍵技術研發產業化和產業公共服務項目。三是強化基金保障,增加“三重一創”產業發展基金服務基地建設的考核權重,基金每年投資基地項目的比例不低于60%。
(四)完善評估機制。一是優化評估內容,突出分類指導,體現差異特色,將年度統一評估指標調整為“共性+個性”指標。二是劃定評估底線。凡年度未新增規模以上企業且未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的等3類基地年度評估認定為不合格。
(五)實行動態管理。一是建立退出機制,對年度評估連續處于后位的基地,實行淘汰制度。通過減少資金支持、約談所在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直至予以摘牌。二是支持升級擴容,成熟一個、認定一個。年內將啟動新一輪重大新興產業基地評審認定工作。三是鼓勵融合創新,支持基地跟蹤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趨勢,不斷豐富發展內涵。
(六)創新工作方式。一是實施競賽計劃,年度評估得分80份及以上的基地中,獎勵資金擇優上浮10%。二是搭建交流平臺。支持基地牽頭成立省級以上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組織。
(七)加強管理監測。一是強化協調調度,適當提高基地建設相關指標在省政府對各市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中的權重。二是完善監測體系,適時調整完善基地高質量建設統計體系。
(八)優化營商環境。一是加強省市協同,及時協調解決基地建設過程中的突出問題。二是健全服務體系,建立專業精干高效的管理隊伍,鼓勵基地組建選聘高水平運營團隊,持續優化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發展氛圍。
安徽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申報 0551-65300258 或 13339105710 (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