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新企業資訊
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函〔2017〕55號)精神,進一步完善我省科技獎勵制度,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深入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總體要求,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遵循“服務國家和我省發展、激勵自主創新、突出價值導向、公開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進一步改革完善科技獎勵制度,構建既符合科技發展規律又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既符合國家精神又具有安徽特色的科技獎勵體系,大力弘揚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營造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全社會支持科技創新的積極性,為加快推進“四個一”創新主平臺、“一室一中心”建設和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注入強大動力。
二、主要任務
(一)規范科學技術獎設置。
省政府設立一項省級科學技術獎(以下簡稱“省科學技術獎”),省政府所屬部門,市、縣(市、區)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其他列入公務員法實施范圍的機關,以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不再設立由財政出資的科學技術獎。
鼓勵社會力量遵循公益化、非營利化原則,設立目標定位準確、專業特色鮮明、遵守國家法規、維護國家安全、嚴格自律管理的科學技術獎項,在獎勵活動中不得收取任何費用。鼓勵民間資金支持科技獎勵活動,支持具備一定資金實力和組織保障的科技獎項向國際知名獎項發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引導社會力量科技獎勵規范發展。
(二)調整省科學技術獎獎勵數量和種類。
以省、市、縣(市、區)政府及所屬部門、單位現有政府科學技術獎獎勵數量為基數,大幅精簡獎勵數量,優化獎勵結構,提高獎勵質量。改革后,省科學技術獎每年獎勵數量不超過350項。
省科學技術獎在獎種設置上,參照國家科學技術獎,在現有“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獎”“安徽省自然科學獎”“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安徽省科學技術合作獎”4個獎種的基礎上,增設“安徽省技術發明獎”獎種。
(三)完善省科學技術獎提名與評審規則。
1.調整獎勵對象要求。將省重大科技成就獎、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省科學技術合作獎的獎勵對象由“公民”調整為“個人”,同時調整每項獲獎成果的授獎人數和單位數要求。
2.實行提名制。改革現行由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門下達推薦指標、科技人員申請報獎、推薦單位篩選推薦的方式,實行由專家學者、組織機構、相關部門提名的制度,進一步簡化提名程序。提名者承擔推薦、答辯、異議答復等責任,并對相關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提名者應具備相應的資格條件,遵守提名規則和程序。建立對提名專家、提名機構的信用管理和動態調整機制。
3.建立定標定額的評審制度。
定標。省重大科技成就獎圍繞重大原創突破、巨大經濟社會效益或生態環境效益,省自然科學獎圍繞原創性、公認度和科學價值,省技術發明獎圍繞首創性、先進性和技術價值,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圍繞創新性、應用效益和經濟社會價值,省科學技術合作獎圍繞國(境)外個人或組織對我省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重要貢獻,分類制定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為導向的評價指標體系,實行分類提名、獨立評審表決的機制。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3個等級;對做出特別重大的科學發現、技術發明或者創新性科學技術成果的,可以授予特等獎。省重大科技成就獎、省科學技術合作獎不分等級。
定額。改變現行各獎種及其各領域獎勵指標與受理數量按既定比例掛鉤的做法,根據我省科研投入產出、科技發展水平等實際狀況,對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設定一、二、三等獎的授獎數量。省重大科技成就獎、省科學技術合作獎每年授獎數量分別不超過2名、10個。
4.明晰專業(學科)評審組、獎勵評審委員會和政府部門的職責。專業(學科)評審組、獎勵評審委員會履行對候選成果(人)的科技評審職責,對評審結果負責,充分發揮同行專家獨立評審的作用。政府部門負責制定規則、標準和程序,履行對評審活動的組織、服務和監督職能。
(四)加大社會監督力度。
向全社會公開獎勵政策、評審制度、評審流程和指標數量,對省科學技術獎候選項目及其提名者實行全程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監督。
建立科技獎勵工作后評估制度,每年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后,委托第三方機構對科技獎勵工作進行評估,促進科技獎勵工作不斷完善。
(五)強化獎勵的激勵性和榮譽性。
堅持“物質利益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突出精神激勵”的原則,適當提高省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增強獲獎科技人員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科技拔尖人才、優秀成果、杰出團隊,弘揚崇尚科學、實事求是、鼓勵創新、開放協作的良好社會風尚,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熱情。禁止以營利為目的使用省科學技術獎名義進行各類營銷、宣傳等活動。
(六)健全科技獎勵誠信制度。
完善信用管理制度,明確提名者、被提名者、評審專家、組織者等各獎勵活動主體應遵守的評審紀律。實行誠信承諾機制,為各獎勵活動主體建立科技獎勵誠信檔案,納入科研信用體系。
嚴懲學術不端。對重復報獎、拼湊“包裝”、請托游說評委、跑獎要獎等行為實行一票否決;對造假、剽竊、侵占他人成果等行為“零容忍”,已授獎的撤銷獎勵;對違反學術道德、評審不公、行為失信的專家,取消評委資格。對違規的責任人和單位,要記入科技獎勵誠信檔案,視情節輕重予以公開通報、階段性或永久取消參與科技獎勵活動資格等處理;對違紀違法行為,嚴格依紀依法處理。
三、工作實施
(一)修訂辦法。由省科技廳、省法制辦及時修訂《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并按程序報省政府審批。由省科技廳修改完善《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研究制定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指導意見,并會同有關方面建立安全審查工作機制。
(二)動員部署。由省科技廳會同省政府新聞辦加強我省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精神宣傳報道和輿論引導工作,加強政策解讀。由省科技廳召開全省科技系統工作會議,傳達改革精神,強化業務培訓,部署改革舉措。
(三)啟動實施。從2019年起,按照本改革方案精神,依法啟動我省科技獎勵制度改革。
安徽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導師一對一指導,免費提供項目申報規劃,預約導師咨詢:18755196600(微信同號) QQ2885563510
- 上一個:安徽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行動方案發布
- 下一個:安徽省關于支持油茶產業扶貧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