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新企業資訊
一、總體要求
圍繞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聚焦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信息物理系統(CPS)、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應用服務、工業電子商務等方向,遴選一批發展試點項目,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業態和新模式,增強制造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二、試點方向
(一)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點。鼓勵制造企業、信息技術企業、互聯網企業,建設面向重點離散行業或流程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和推廣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解決方案,切實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1. 離散行業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聚焦工程機械、裝備、家電、汽車、電子等離散行業,鼓勵制造企業、信息技術企業、互聯網企業等建設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基于平臺打造設計制造協同、生產管理優化、設備健康管理、產品增值服務、制造能力交易等解決方案,推動行業內企業核心業務和關鍵設備上云上平臺,提升企業生產制造全過程、全產業鏈的精準化、柔性化、敏捷化水平。
2. 流程行業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聚焦鋼鐵、冶金、石化、能源、水泥等流程行業,鼓勵制造企業、信息技術企業、互聯網企業等建設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基于平臺打造生產過程狀態監測、故障診斷、預測預警、工藝優化、質量控制、節能減排等解決方案,推動行業內企業核心業務和關鍵設備上云上平臺,實現生產過程的集約高效、動態優化、安全可靠和綠色低碳。
(二)信息物理系統(CPS)試點。鼓勵制造企業聯合系統集成企業、研究院所加快面向信息物理系統共性技術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研發,開展行業應用試點。
3. 信息物理系統共性技術研發。鼓勵科研院所、解決方案供應商圍繞協議解析與轉換、邊緣智能、數字孿生、工業軟件應用、智能控制等,開展共性關鍵技術研究以及產品研發,推動技術創新研發與跨界集成應用。
4. 信息物理系統行業應用。在鋼鐵、電子、裝備制造等行業開展信息物理系統試點應用,探索產品及生產過程虛擬仿真、研發制造一體化、企業資源管理與制造執行系統集成、產品和設備的智能維護等應用模式,打造信息物理系統行業應用生態體系。
(三)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應用服務試點。引導制造企業探索基于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的應用服務新模式,培育數據驅動型企業,共同構建工業互聯網大數管理、服務和安全體系。
5.生產過程管理。推動能源、食品、建筑等行業開展全生命周期數據管理,探索基于大數據的產品質量管理、預測性維護等應用模式,提升產業鏈價值。
6.大數據精準營銷。推動家電、電子等行業開展大數據精準營銷,探索數據驅動的用戶畫像、需求預判、產品定制、廣告精準投放等新模式,提升企業敏捷服務和精準服務水平。
7.精細化能源管理。推動高耗能行業開展基于大數據的能源管理,探索節能診斷及預測、能源需求智能化響應等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模式,加強能源需求側管理,實現能源動態分析及精確調度。
(四)工業電子商務試點。鼓勵制造業骨干企業、電子商務平臺服務企業建設工業電子商務平臺,深化重點行業電子商務應用,創新應用和商業服務模式。
8. 大企業集采集銷平臺服務轉型。引導大企業集采集銷平臺向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轉型,實現認證、檢測、渠道、技術、信用等資源和能力的開放,面向行業用戶的采購銷售需求提供在線交易、支付結算、物流配送、信息技術等服務,提高行業整體采購銷售數字化、網絡化、集約化水平。
9. 工業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鼓勵發展面向重點行業的垂直工業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服務于全球供應鏈協同的跨境工業電子商務平臺和綜合性工業電子商務平臺,探索建立集網上交易、加工配送、大數據分析等于一體的工業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體系,提供一體化、精細化和專業化的電子商務服務。
三、申報條件和程序
(一)項目申報主體包括在安徽省境內注冊的制造企業、信息技術企業、互聯網企業、電信運營商、科研院所。申報主體應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技術研發和融合創新能力。其中,制造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較高,具有較好的互聯網應用、系統集成應用條件,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得分原則高于60分,等級在集成提升以上;信息技術企業、互聯網企業和科研院所應具有規模化應用的產品方案和為制造企業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經驗。
(二)試點企業由各市、省直管縣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推薦,推薦數量各市原則上不超過5家,省直管縣不超過2家。試點企業應重點圍繞一個方向開展試點工作。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企業可優先推薦。已列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的企業不再申報。
(三)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組織專家對試點企業申報書進行評審,遴選認定符合要求的企業開展試點工作。試點工作為期2年。試點期內,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將組織開展系列培訓會、經驗交流會和現場會,對試點企業成功經驗、最佳實踐總結提煉,加大新模式、新業務等方面的經驗交流和宣傳推廣。
項目申報 咨詢熱線:0551-65300113 15855155532
咨詢Q Q:2881026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