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新企業資訊
近日,省經信委貫徹落實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出爐。方案提出,到2020年,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綠色制造和高技術產業占比大幅提高,重化工比重明顯下降,產業布局更優化,結構更合理,工業綠色發展整體水平顯著提升,綠色發展推進機制基本形成。
在優化產業布局上,落實國家長江經濟帶產業轉移指南,指導產業合理轉移。落實長江經濟帶產業發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明確禁止和限制發展的行業、生產工藝、產品目錄。加快推動城鎮人口密集區不符合安全和衛生防護距離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到2020年,中小企業和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大型企業搬遷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力爭提前完成。推動城市鋼鐵企業通過徹底關停、轉型發展、就地改造、域外搬遷等方式,實現轉型升級。結合鋼鐵去產能和廢鋼回收利用情況,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引導電爐煉鋼發展的政策措施。
在調整產業結構上,加大過剩產能壓減力度,嚴禁新增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焦化、鑄造等產能。嚴格執行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指導和督促地方政府積極推動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過剩產能有序退出。 2018年退出生鐵產能100萬噸,粗鋼產能 128萬噸,力爭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間鋼鐵去產能目標。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加大鋼鐵等重點行業落后產能淘汰力度,綜合運用質量、環保、能耗、安全等標準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鼓勵各市制定范圍更廣、標準更嚴的落后產能淘汰政策。
在加快推進綠色智能改造提升上,加強工業節能,持續開展工業節能監察專項行動,實現對重點高耗能行業全覆蓋。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行業能效“領跑者”制度,開展能效對標達標,加快高效節能技術產品推廣應用。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大力推進磷石膏、冶煉渣、尾礦等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力爭到2020年底全省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加強工業節水,大力推廣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開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引導和支持工業企業開展水效對標達標活動,持續提高鋼鐵、石化、化工、印染、造紙和食品等高耗水行業用水效率。實施綠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工程,建設一批綠色園區、綠色工廠,推廣綠色產品,打造綠色供應鏈企業,推動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升;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加大原材料、裝備、消費品、電子、民爆等重點行業智能制造推廣力度。
在培育壯大綠色制造產業上,發展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和清潔能源產業。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發展,加大先進環保裝備推廣應用力度,提升環保裝備技術水平。在冶金、建材、有色、化工、電鍍、造紙、印染、農副食品加工等行業,以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為抓手,推進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推廣新能源汽車,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力爭達到15萬輛左右。配合交通運輸等部門,加快推進城市建成區新增或更新的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車輛采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力爭達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