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新企業資訊
美國商會發布《2018年國際知識產權指數報告》
近日,美國商會全球知識產權中心(GIPC)發布《2018年國際知識產權指數報告》。報告顯示:中國以19.08分位居50個經濟體的第25位,較2017年上升2位。
報告從專利、著作權、商標、商業秘密、知識產權商業化、執法、系統效率、加入和批準的國際條約等8個方面,分40個指標對全球范圍內50個經濟體知識產權保護環境進行了評價。美國以37.98分連續第6年位居全球首位,但較其他國家的領先優勢進一步縮小,較位居第二位的英國僅高出0.01分,且在專利指標排名上較上年下降2位,居第12位。
在八個大類別的指標中,中國得分排名較為靠前的有系統效率(第16位)、專利相關權利與限制(第20位)。在商標相關權利與限制(第29位)和知識產權執法(第32位)兩類指標中的得分排名較上年有所提升。特別是在專利指標方面,得分由上年的4.35分提升至5.5分(總分8分),其中專利保護期限、計算機有關發明的可專利性、專利產品和技術強制許可的立法標準及適用、專利審查高速路(PPH)合作機制等4項細分指標得到滿分。其他得到滿分的細分指標還包括商標保護期限、海關知識產權執法的透明度、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教育培訓和意識提升、加入和批準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國際公約等。
報告認為,中國在建設面向21世紀的知識產權環境方面正在取得實質性進展,一是專利權和著作權領域的改革增強了保護力度和執法效果,二是各級政府和執法機構對知識產權更加重視,三是研究機構和個人的知識產權意識和運用能力明顯提升。報告同時指出中國在知識產權環境建設方面仍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知識產權市場準入和商業化存在障礙等。
此外,分析發現,該份報告體現著較強的訴求表達屬性。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聯盟,美國商會代表著全美300多萬家企業、商會和行業協會的利益,其中大型制藥企業數量眾多,占據主導地位。因此,報告在指標設置與評價中,對藥品的保護情況占很大比重。比如,報告認為中國制定實施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相關政策文件,擴大對藥品實驗數據的保護范圍等舉措,對中國在指數排名的上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悉,美國商會自2013年起已連續6年發布國際知識產權指數報告,為衡量全球知識產權環境提供了參考,具有一定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