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新企業資訊
不久前,我省出臺《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全省家庭農場達7.7萬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429個,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超過3萬個
——新型經營主體正處在成長關鍵期,亟待完善政策體系扶持發展
當前,隨著小麥返青,各地春管掀起熱潮。“一般的大戶田管都用機械,小農戶要不就加入了合作社,要不就找服務隊,種田效率更高,措施更科學到位。”蕭縣農委副主任徐驊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省家庭農場達7.7萬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8.9萬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5504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429個,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超過3萬個。
“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培育從事農業生產和服務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戰略。”省農委副主任王華表示,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振興,首要的是產業興旺,為此必須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去年5月,中央出臺意見就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發展進行部署,進一步明確了今后一段時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方向和支持政策措施。“這次我省出臺的實施意見,就是貫徹落實中央要求,明確發展目標,系統提出扶持政策措施。”王華說。
王華認為,整體來看當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處在成長的關鍵期,面臨著風險保障不足、配套設施建設滯后、融資對接不暢、能力素質較弱等制約,亟須引導扶持。此外,把小農生產納入到現代農業的軌道上來,也需要更加科學完善的機制。
“實施意見要求構建更科學、更有效的政策體系,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帶動小農戶發展,提升小農戶的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推動家庭經營與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共同發展。”王華說。
到2020年,社會化經營服務基本覆蓋農業生產主要環節,適度規模經營比重達50%
——既支持鼓勵新型主體多路徑提升規模經營水平,又注重完善利益分享機制,帶動小農戶發展
“實施意見要體現政策意圖,引導發展方向。”省農委合作經濟指導處處長錢東方表示。
據錢東方解讀,透過實施意見可以發現,今后我省將重點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元融合發展,比如鼓勵農民以土地、林權、資金等為紐帶,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與聯合,積極發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開展農產品加工流通和社會化服務,帶動農戶發展規模經營。特別是促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合發展,依法組建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引導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混合所有制經濟。“融合發展可以推進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同時讓各主體有機融入產業鏈,共同發展。 ”錢東方說。
重點引導多路徑提升規模經營水平,到2020年,全省適度規模經營比重達50%。錢東方表示,值得關注的是實施意見提出要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群集聚發展,參與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以及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等建設。這將有利于促進農業專業化布局、規模化生產。
重點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形式提高發展質量,完善家庭農場管理服務制度,加強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等。“切實改變只重主體數量,不重質量的做法。”錢東方說。
實施意見將“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強調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模式完善利益分享機制,明確要求總結農民土地經營權股份合作試點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農戶特別是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業產業扶貧經驗,推廣“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
“可以預見,小農戶將會分享更多發展紅利。”錢東方表示。
確保財政對農業農村投入只增不減,推動省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向市縣延伸
——突出做好結合文章,把中央要求與我省新型主體發展需要結合,措施更務實、更接地氣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省家庭農場達到10萬個、農民合作社達到9萬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8000家、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達到3000個,社會化經營服務基本覆蓋農業生產主要環節,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比重達到50%。
為實現這些目標,實施意見在落實財政稅收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金融信貸服務、擴大保險支持范圍、支持拓展營銷市場、支持人才培養引進等六個方面提出措施。省農委合作經濟指導處副處長呂健魁認為,這些政策含金量高,針對的都是突出困難問題。
比如,財政稅收政策確保財政對農業農村投入只增不減。逐步建立“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方式,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優先列入任務清單;比如近年來反映強烈的建設用地上,提出各縣(市、區)要將不低于省下達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總量的2%,專項用于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輔助設施建設,并按規定減免相關稅費;在金融服務上,提出推動省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向市縣延伸,力爭2018年實現主要農業縣全覆蓋等。
按計劃,到2020年,我省要基本形成與國家政策相銜接、與我省財力增長相適應的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和政策落實與績效評估機制,構建框架完整、措施精準、機制有效的政策支持體系,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續健康發展。
呂健魁表示,在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的基礎上,實施意見突出做好結合文章,把中央要求與我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做到將中央的政策要求落到實處,使我省的具體措施更加務實、更接地氣。 比如,近年來我省實施的“四服務一平臺”建設,是為建立公益性農技服務體系和經營性服務體系融合發展進行的有益探索;比如推進家庭農場基礎臺賬和名錄系統全覆蓋,可以形成家庭農場發展動態的大數據,有利于掌握家庭農場的真實情況,實現對家庭農場補貼、貸款的精準投放。“這些做法實踐中效果好,符合我省實際。實施意見要求進一步強化落實,可以豐富完善政策扶持體系,實現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系統性支持。”呂健魁表示。
安徽臥濤,專注科技項目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