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新企業資訊
安徽省在實施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過程中,注重用政策手段來撬動企業和科研人員創新的積極性,催生和培育出一批具有良好市場前景和較強競爭力的中小型科技企業,在提升和壯大安徽高新技術產業質量和規模的同時,也為全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的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我手上拿的這張看起來像普通剪紙一樣的材料是大富光電公司自主研發的用于顯示的精細金屬掩膜板,通過紡織、化工和電子技術的跨界融合,可以使顯示屏的分辨率達到目前全球行業的最高水平。
這種用于柔性顯示核心材料的掩膜板在技術上徹底攻克了之前柔性顯示清晰度不及液晶顯示的關鍵性技術難題,目前,這一材料已經成為美國一家著名跨國公司的全球獨家采購產品。而從事研發生產這一產品的大富光電公司卻是安徽一家創立還不到兩年的初創型企業。受安徽打造人才高地的政策吸引,2015年,擁有這項核心技術的高小平團隊決定從外省來安徽創新創業。
大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高小平:我們在安徽的發展非常非常的順利,我們2015年是投產,當年投產,當年就盈利,2016年比2015年來講,我們增長了差不多接近80%,銷售接近一個億人民幣。
目前,高小平團隊又借助安徽正在實施的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在柔性顯示領域進行新的創新和探索,立足安徽努力將這一核心材料和技術做大做強。
大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高小平:我們目前來打造的叫柔性精密制造平臺,已經在智能消費終端、先進光伏、集成電路這3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我們的計劃是2019年的話,(產值)大概達到8億到9億人民幣這樣一個規模。
借助于人才高地建設,僅近兩年來,安徽就吸引了400多個具有較強實力的科研團隊來安徽創新創業。不僅如此,安徽各地還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本地科研成果的轉化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升級步伐。位于馬鞍山慈湖國家級高新區的安徽海思達機器人公司,就是一家在當地政策推動下孵化和培育出來的科技小巨人企業。2015年,慈湖高新區得知附近的安徽工業大學在一些小批量、特殊應用領域的機器人領域有一批獨創成果,并且科研人員有創業的想法后,他們就派出專人與科研人員進行全方位對接。
安徽海思達機器人有限公司 總經理 張良安:高新區幫我們引進了投資機構,幫我們把廠房租好裝修好,我們也相當于只帶了技術,這就把這個企業創辦起來。
與此同時,慈湖高新區還注重發揮政府資金的杠桿作用,通過采取獎勵和后補助等措施,引導和激發企業的創新熱情,并以此來創造更多的高新技術產品和擴大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僅在2016年,這里就新增高新技術企業9家、科技小巨人企業8家、高新技術產品42個,專利申請量突破了1400件。
馬鞍山市慈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 陳國雙:2016年,我們兌現各類創新獎勵資金8000多萬元,帶動企業研發投入增長12.5%。對園區的整體創新轉型起到一個很好的拉動作用。
為進一步培育和壯大高新技術產業,安徽還充分發揮創新型省份、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平臺和政策優勢,不斷集聚人才要素、成果要素、平臺要素和資金要素,加快實施一批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攻關項目來解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共性難題。并在全省遴選1500家處于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的科技型企業進行專項培育。
借助這些政策推動,2016年,全省新增高新技術企業近900家,總數達到3863家,位居全國第8位。全省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18219.6億元,比上年增長19%;實現增加值4094.9億元,比上年增長11.3%,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速2.5個百分點。
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 劉明平: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的快速的增加,帶動了高新技術產業總量的增加,我們下一步將圍繞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快速增加高新技術產業的規模,出臺一系列的財政稅收要素等方面的政策,爭取使我省的高新技術產業在全省經濟總量增長和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引領作用。(安徽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