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新企業資訊
近年來,安徽省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秉持“服務中小企業、助力創業創新”的宗旨,不斷整合資源、完善體系、推動創新,實現了企業服務的專業化、一體化和高效化,使企業滿意度和社會美譽度穩步提升。
完善體系推動創新實現企業服務專業高效
完善網絡,公共服務觸角進一步延伸。2016年安徽省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推進,基本建成以“1+44”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網絡平臺為核心,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為標桿,社會化服務機構為支撐,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覆蓋安徽省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2016年培育認定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28個、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30個,創建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4個。截至2016年底,安徽省培育認定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 138家、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135家。
樹立標桿,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2016年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共組織帶動社會服務資源14873家,服務中小企業9.7萬戶,組織開展服務活動3萬余場,服務人數24.2萬人次;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新增入駐企業1930戶,帶動就業21.28萬人。
錘練內功,服務功能項目進一步豐富。2016年安徽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網絡平臺開展服務活動1.3萬次,服務企業4.8萬家,服務人數31.6萬人次,其中開展信息服務5748次、技術創新和質量服務3401次、管理咨詢服務1977次、人才與培訓服務1219次、投融資服務454次、創業服務427次、法律服務310次及市場開拓服務293次。
打造品牌,特色精準服務進一步增強。安徽省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經過多年建設,涌現出許多服務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社會影響力大和品牌知名度高的服務機構。安徽網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運營的新安人才網多次榮獲安徽省信得過人才市場、安徽省AAA級人力資源機構、安徽省著名商標、安徽省民營企業100強等榮譽稱號,被認定為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全國人力資源誠信服務示范機構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簡歷290多萬份,占安徽省網絡招聘市場70%以上,連續多年穩居安徽省第一位。
創新模式,網上網下對接進一步緊密。舉辦2016年度“創客中國”安徽省創新創業大賽,共有185個項目報名參賽,推薦的“智慧城市安全預警應急系統”項目獲2016年度“創客中國”全國大賽創客組優勝獎。開展中小企業網上百日招聘高校畢業生活動,安徽省共有389家企業上傳750個職位和2070名人員需求信息,在發布企業、招聘職位和人員對接需求數量上位居全國前列。
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承擔著新任務
隨著改革的深化,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舉措的加速實施,為中小企業提供廣闊的創新發展空間,也為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整合資源,提高服務企業的經緯度。完善安徽省中小企業服務聯盟的各類服務功能和工作機制體制,提高聯盟各項工作的執行力度。制定聯盟服務規范,提高聯盟服務水平,編制“安徽省中小企業服務聯盟服務和評價標準”和“安徽省中小企業服務聯盟培訓標準和課程體系”。繼續壯大聯盟規模,到2017年底,聯盟成員達到1000家。引導聯盟成員為中小企業開展產品全生命周期服務,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務水平。編制聯盟推薦服務項目和實施指南,舉辦聯盟成員合作交流活動,搭建全國優質服務項目對接平臺,爭創全國優秀中小企業服務機構。
二是規范建設,提高服務企業的精準度。對省級示范平臺進行分類管理,制定星級服務標準,評選明星服務機構,規范提升服務質量,同時建立平臺運營統計監測系統。認定第七批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復核2011年度、2014年度省級示范平臺。研究制定中小企業服務機構服務規范,建立服務評價制度和安徽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人才培訓體系,打造一批規范、高效、優質的公益性服務品牌。加強創業載體培育,培育認定30家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爭創2-3家國家級小微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引導創業基地走特色化和集群化的發展道路,集聚人才、設備、技術、資金、市場等資源,培育一批技術創新型和產業集群型小微企業創業基地。
三是優化隊伍,提高服務企業的認可度。繼續加大對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的扶持力度,鼓勵服務機構引進高層次管理、技術人才和特需人才,進一步優化人員結構,完善人員配備。積極培養和引進人才,尤其是具備互聯網意識、精通互聯網運作、適應互聯網生態的人才。組織開展服務機構負責人、業務骨干的培訓和研討交流活動。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務機制,鼓勵行業專家、企業家組成志愿服務隊伍,完善服務人才隊伍。
四是打造品牌,提高服務企業的公信度。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展信息發布、創業輔導、技術支撐、信用擔保、互動對接、投資交易等服務。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作用,對分散、碎片化的政策進行梳理,通過政策解讀宣講等服務,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繼續舉辦“創客中國”創業創新大賽,營造雙創環境,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聚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從融資服務、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改造等方面,加強服務,引導中小企業創新轉型發展。
五是加強考核,提高服務企業的滿意度。建立服務體系績效考核機制,根據服務平臺不同的定位和功能,分別設計績效指標評價體系,按年度對各級平臺服務績效進行考核,依據考核結果,給予服務平臺相應的政策激勵,通過考核機制進一步促進服務機構提高運行質量和效益。
信息來源中國工業報
近年來,安徽省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秉持“服務中小企業、助力創業創新”的宗旨,不斷整合資源、完善體系、推動創新,實現了企業服務的專業化、一體化和高效化,使企業滿意度和社會美譽度穩步提升。
完善體系推動創新實現企業服務專業高效
完善網絡,公共服務觸角進一步延伸。2016年安徽省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推進,基本建成以“1+44”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網絡平臺為核心,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為標桿,社會化服務機構為支撐,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覆蓋安徽省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2016年培育認定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28個、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30個,創建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4個。截至2016年底,安徽省培育認定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 138家、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135家。
樹立標桿,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2016年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共組織帶動社會服務資源14873家,服務中小企業9.7萬戶,組織開展服務活動3萬余場,服務人數24.2萬人次;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新增入駐企業1930戶,帶動就業21.28萬人。
錘練內功,服務功能項目進一步豐富。2016年安徽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網絡平臺開展服務活動1.3萬次,服務企業4.8萬家,服務人數31.6萬人次,其中開展信息服務5748次、技術創新和質量服務3401次、管理咨詢服務1977次、人才與培訓服務1219次、投融資服務454次、創業服務427次、法律服務310次及市場開拓服務293次。
打造品牌,特色精準服務進一步增強。安徽省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經過多年建設,涌現出許多服務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社會影響力大和品牌知名度高的服務機構。安徽網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運營的新安人才網多次榮獲安徽省信得過人才市場、安徽省AAA級人力資源機構、安徽省著名商標、安徽省民營企業100強等榮譽稱號,被認定為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全國人力資源誠信服務示范機構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簡歷290多萬份,占安徽省網絡招聘市場70%以上,連續多年穩居安徽省第一位。
創新模式,網上網下對接進一步緊密。舉辦2016年度“創客中國”安徽省創新創業大賽,共有185個項目報名參賽,推薦的“智慧城市安全預警應急系統”項目獲2016年度“創客中國”全國大賽創客組優勝獎。開展中小企業網上百日招聘高校畢業生活動,安徽省共有389家企業上傳750個職位和2070名人員需求信息,在發布企業、招聘職位和人員對接需求數量上位居全國前列。
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承擔著新任務
隨著改革的深化,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舉措的加速實施,為中小企業提供廣闊的創新發展空間,也為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整合資源,提高服務企業的經緯度。完善安徽省中小企業服務聯盟的各類服務功能和工作機制體制,提高聯盟各項工作的執行力度。制定聯盟服務規范,提高聯盟服務水平,編制“安徽省中小企業服務聯盟服務和評價標準”和“安徽省中小企業服務聯盟培訓標準和課程體系”。繼續壯大聯盟規模,到2017年底,聯盟成員達到1000家。引導聯盟成員為中小企業開展產品全生命周期服務,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務水平。編制聯盟推薦服務項目和實施指南,舉辦聯盟成員合作交流活動,搭建全國優質服務項目對接平臺,爭創全國優秀中小企業服務機構。
二是規范建設,提高服務企業的精準度。對省級示范平臺進行分類管理,制定星級服務標準,評選明星服務機構,規范提升服務質量,同時建立平臺運營統計監測系統。認定第七批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復核2011年度、2014年度省級示范平臺。研究制定中小企業服務機構服務規范,建立服務評價制度和安徽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人才培訓體系,打造一批規范、高效、優質的公益性服務品牌。加強創業載體培育,培育認定30家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爭創2-3家國家級小微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引導創業基地走特色化和集群化的發展道路,集聚人才、設備、技術、資金、市場等資源,培育一批技術創新型和產業集群型小微企業創業基地。
三是優化隊伍,提高服務企業的認可度。繼續加大對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的扶持力度,鼓勵服務機構引進高層次管理、技術人才和特需人才,進一步優化人員結構,完善人員配備。積極培養和引進人才,尤其是具備互聯網意識、精通互聯網運作、適應互聯網生態的人才。組織開展服務機構負責人、業務骨干的培訓和研討交流活動。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務機制,鼓勵行業專家、企業家組成志愿服務隊伍,完善服務人才隊伍。
四是打造品牌,提高服務企業的公信度。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展信息發布、創業輔導、技術支撐、信用擔保、互動對接、投資交易等服務。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作用,對分散、碎片化的政策進行梳理,通過政策解讀宣講等服務,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繼續舉辦“創客中國”創業創新大賽,營造雙創環境,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聚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從融資服務、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改造等方面,加強服務,引導中小企業創新轉型發展。
五是加強考核,提高服務企業的滿意度。建立服務體系績效考核機制,根據服務平臺不同的定位和功能,分別設計績效指標評價體系,按年度對各級平臺服務績效進行考核,依據考核結果,給予服務平臺相應的政策激勵,通過考核機制進一步促進服務機構提高運行質量和效益。
信息來源中國工業報
- 上一個:安徽:加快“三重一創”建設培育壯大經濟新動能
- 下一個:安徽出臺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