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新企業資訊
日前,我省出臺支持“三重一創”建設若干政策。這些政策契合中央精神、符合我省實際,政策力度大,含金量足。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深入理解全面把握,不折不扣抓好落實,進一步加快推進“三重一創”建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去年,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作出了推進 “三重一創”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快建設一批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重大新興產業工程、重大新興產業專項,建設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這是著眼經濟發展全局的長遠戰略,也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對我省當前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意義。
近一年來,全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工程和專項建設成果斐然,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產業結構繼續優化,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我省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特征越來越顯著。實踐已經證明,推進“三重一創”建設,順應了當前產業變革趨勢,方向對頭,路徑準確。此次產業扶持政策的出臺,就是為 “三重一創”建設強化政策支持,創造良好環境。要增強戰略定力和長遠眼光,搶抓戰略機遇期,把各項扶持政策落實到位,堅定不移把“三重一創”建設向前推進。
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要聚焦重大項目,優先支持“三重一創”領域位于產業鏈核心環節、帶動產業集聚發展的重大項目。綜合運用財政、金融等多種政策支持手段,推動一批新興產業重大基地、重大工程、重大專項建設,加快構建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引領我省產業轉型升級。要著力構建產業生態,加大平臺等創新載體的支持力度,多措并舉培育壯大企業等創新主體,推動基地向“基地+集群”發展。要細化實化政策舉措,力求各項政策條款務實管用,確保政策落地見效。
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要優化支持方式,鼓勵市縣相關資金與引導資金銜接跟進,形成放大效應。聚焦創新驅動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精準施策,集中發力,切實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要堅持競爭擇優,項目選擇引入競爭機制,多中選好、好中選優、拉開差距。要完善重大項目專家評審制度,做到公開、透明、規范。加強政策創新,綜合運用財政獎補、貼息和股權投資、基金運作等財政投入方式,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
推進“三重一創”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重大任務,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只要我們堅定不移抓下去,加強統籌謀劃,完善落實支持政策,就能不斷提升我省整體產業競爭力,加快構建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為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撐。
信息來源安徽日報1版
日前,我省出臺支持“三重一創”建設若干政策。這些政策契合中央精神、符合我省實際,政策力度大,含金量足。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深入理解全面把握,不折不扣抓好落實,進一步加快推進“三重一創”建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去年,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作出了推進 “三重一創”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快建設一批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重大新興產業工程、重大新興產業專項,建設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這是著眼經濟發展全局的長遠戰略,也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對我省當前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意義。
近一年來,全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工程和專項建設成果斐然,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產業結構繼續優化,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我省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特征越來越顯著。實踐已經證明,推進“三重一創”建設,順應了當前產業變革趨勢,方向對頭,路徑準確。此次產業扶持政策的出臺,就是為 “三重一創”建設強化政策支持,創造良好環境。要增強戰略定力和長遠眼光,搶抓戰略機遇期,把各項扶持政策落實到位,堅定不移把“三重一創”建設向前推進。
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要聚焦重大項目,優先支持“三重一創”領域位于產業鏈核心環節、帶動產業集聚發展的重大項目。綜合運用財政、金融等多種政策支持手段,推動一批新興產業重大基地、重大工程、重大專項建設,加快構建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引領我省產業轉型升級。要著力構建產業生態,加大平臺等創新載體的支持力度,多措并舉培育壯大企業等創新主體,推動基地向“基地+集群”發展。要細化實化政策舉措,力求各項政策條款務實管用,確保政策落地見效。
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要優化支持方式,鼓勵市縣相關資金與引導資金銜接跟進,形成放大效應。聚焦創新驅動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精準施策,集中發力,切實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要堅持競爭擇優,項目選擇引入競爭機制,多中選好、好中選優、拉開差距。要完善重大項目專家評審制度,做到公開、透明、規范。加強政策創新,綜合運用財政獎補、貼息和股權投資、基金運作等財政投入方式,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
推進“三重一創”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重大任務,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只要我們堅定不移抓下去,加強統籌謀劃,完善落實支持政策,就能不斷提升我省整體產業競爭力,加快構建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為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撐。
信息來源安徽日報1版
- 上一個:安徽省首家仲裁委員會知識產權仲裁中心
- 下一個:安徽省大力加強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