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新企業資訊
安徽自實施質量品牌升級工程以來,全省工商與市場監管部門大力發展品牌經濟,全省質量品牌升級工程取得重大進展,商標品牌整體實力明顯提升,國內品牌地區活躍度排名已居全國第七、中部第一。
2016年,全省商標發展的各項指標都超預期發展,全省新增馳名商標21件,全省馳名商標總數達264件,居全國第11位;新認定安徽省著名商標568件,全省著名商標已達3167件,居全國第八位;新認定安徽省專業商標品牌基地23個,省級專業商標品牌基地已達到75個。今年全省已新增商標注冊申請達62588件,居全國第11位,增幅居全國前列;新增注冊商標33160件,累計有效注冊商標量達到225894件,均居全國第13位;新增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26件,總數達395件,居全國第九位;新增地理標志商標16件,總數達94件,居全國第11位。
商標品牌整體實力增強
全省各地都形成了一批知名商標。2016年末,隨著宿松縣的安徽中天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福滿天”商標被認定為馳名商標,馳名商標在我省已實現了所有地市和省直管縣全覆蓋,87個縣市區和開發區有了馳名商標,105個縣市區都有一批省著名商標。商標品牌在三次產業里,都得到了較快發展,先后在旅游業、餐飲業、物流業、文化產業實現了馳名商標“零的突破”。制造業和民營經濟的馳名商標占絕對比重,均超過90%。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擁有的馳名商標占全省馳名商標總量的73.4%。一大批商標品牌的快速發展,有力地支持了企業自主品牌建設,有力印證了我省經濟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了我省企業的品牌實力。
品牌對外形象明顯提升
從廣東舉辦的“2016第一屆南方商標品牌高端論壇”上獲悉,據“阿里巴巴”大數據分析,安徽品牌在國內品牌活躍度地區分布排名中居全國第七位,位列浙江、廣東、江蘇、上海、北京、福建等省市之后,處于全國領先、中部領跑的位置,體現了我省商標品牌實力。我省“三只松鼠”網上品牌營銷模式已列入“唯品會”向社會推介的全國電子商務品牌營銷首選成功案例。今年雙“十一”“三只松鼠”全渠道銷售額突破5.08億元,連續5年在全網零食行業獲得冠軍;銷售額位居天貓全品類第7名,首次躋身前十名,在與國際品牌林立的網上銷售激烈競爭中彰顯了安徽品牌、中國品牌的實力和魅力,創造了一個“商標品牌+互聯網”的市場神話,成功探索出了一條“商標品牌+互聯網”的新路子。
商標富農和運用地理標志商標助力精準脫貧成效明顯
注冊和運用地理標志商標,越來越受到大別山革命老區岳西縣、六安市的種植戶、農民、農業龍頭企業、農業行業協會和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重視。岳西縣注冊使用“岳西翠蘭”茶葉地理標志商標后,使用地標單位已達497個,茶葉種植面積達13.5萬畝,使用地標產品的市場規模已達7.1億元,茶葉由使用地標前的每公斤32元,提升到每公斤328元,每年可為農民帶來戶均增收5400元,受益農戶達13000家。“六安瓜片”地理標志商標,使用單位11個,種植面積約4800畝,產品市場規模約1.9億元,茶葉由使用地標前的每斤150元,提升到每斤200元,每年可為農民帶來戶均增收12000元,受益農戶約600家。 “霍山黃芽”地標使用單位70個,茶葉種植面積達13萬畝,使用地標產品的市場規模已達2.5億元,茶葉由使用地標前的每斤120元,提升到每斤350元,每年可為農民帶來戶均增收1000元,受益農戶達3萬家。“霍山石斛”地標使用單位45個,種植面積達13萬畝,使用地標產品的市場規模已達6億元左右,石斛由使用地標前的每克40元,提升到每克100元,每年可為農民帶來戶均增收4萬元,受益農戶達500多家。
品牌集群效應顯現
全省形成了一批商標品牌集聚產業基地,已認定的75個省級專業商標品牌基地包括食品與蔬菜加工、茶葉、紅茶、白酒、藥品、中藥、石斛、米面加工、油脂、豆制品、電子商務堅果食品、電子光伏、人工智能、儀表線纜、機械加工、汽車配件、家電制冷、鐵基材料、鋁基材料、銅材加工、精細化工、刃模具、耐磨鑄件、電機、機電、機床及傳動機件、鍛壓設備、板材、宣紙、印制、羽絨家紡、家居裝飾、手工工藝、生態旅游等產業,這些省級專業商標品牌基地已擁有注冊商標18347件、馳名商標108件、著名商標580件,2015年的產值達6418億元,利潤268.7億元,稅收153.7億元,形成了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聚、品牌聚集的規模經濟效應。
商標品牌質押融資成績顯著
“十二五”期間,我省工商系統共幫扶企業辦理商標質押貸款1150件,占全國29.77%,名列第一,貸款金額113.9億元,占全國7.16%,居全國前列,分別增長1095%、1131%。連續五年居全國領先、中部領跑地位。全省已累計辦理商標質押貸款1531件,累計融資金額達143.4億元,給企業帶來了“真金白銀”,幫助眾多中小企業緩解了融資困難。
據了解,安徽以打擊侵權假冒、保護商標品牌專用權為重點,組織開展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整治,對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地理標志商標、涉外商標進行重點保護,通過受理企業和消費者投訴舉報、開展打假專案行動、公開行政處罰案件信息等多種方式,加大打擊侵權假冒的力度,營造全社會創牌、用牌、護牌的良好氛圍。2016年,全省工商系統共查處侵權假冒案件5552件,辦結5087件,案值2929萬元,罰沒3378萬元,移送司法機關16件。有力維護了我省商標品牌企業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護了市場主體創新創造創業成果,維護了市場秩序。